每日福音反省
2月6日(三) 馬爾谷福音六1-6 聖鄭安道及聖保祿.三木
( 請用平靜的心祈禱 , 不急, 不忙, 給天主一點點時間)
耶穌從那裏起身,來到自己的家鄉,
門徒也跟了他來。到了安息日,他便開始在會堂裏教訓人:
眾人聽了,就驚訝說:「他這一切是從那裏來的呢﹖
所賜給他的是什麼樣的智慧﹖
怎麼藉他的手行出這樣的奇能﹖這人不就是那個木匠嗎﹖
他不是瑪利亞的兒子,雅各伯、若瑟、猶達、西滿的兄弟嗎﹖
他的姊妹不是也都在我們這裏嗎﹖」
他們便對他起了反感。
耶穌對他們說:「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鄉、本族、和本家外,是沒有不受尊敬的。」
耶穌在那裏不能行什麼奇能,
祇給少數的幾個病人覆手,治好了他們。
因他們的無信心而感到詫異,遂周遊四周各村施教去了。
釋經小幫手
今日福音記載主耶穌第一次回到家鄉。
當看祂長大的鄰居們一聽到祂所說的話,便感到「驚訝」,
並且對祂智慧的來源感到好奇無比。
不幸的,這份驚訝的心不久就轉成輕視祂的心態;
把耶穌稱為「瑪利亞的兒子」。
(猶太人通常會稱對方為某人(父親)的兒子,而不是用母親做為姓。)
「他們便對他起了反感」;在希臘文用的詞為 skandalizó,
意思是,耶穌是他們的絆腳石;
他們因為對祂的反感而被阻礙,
無法跟祂進一步地往來、溝通,
一口咬定耶穌就是不值得尊重、相信的。
但是,無論親人怎麼樣對待耶穌,
祂還是包容他們,並不把他們當成是絆腳石;
祂仍然宣講福音(祂還是在會堂裡把好消息帶給他們)。
但祂也沒有勉強他們一定要相信祂,
一定要懂祂的使命,也沒有對他們起反感;
祂做祂能做的,就是治好了少數的病人以後,就離開。
即使他們用不敬的心對待祂,
耶穌仍然用有愛心的靜默包容他們。
對大數人而言,跟親人的互動本來就不簡單。
家人既是我們最佳的優點,也是最痛苦的缺點。
讓我們學習耶穌的榜樣,在別人固執、不講理的時候,
自己卻要耐心地寬容他們;
一方面把最好的付出,
另一方面也不要求他們的諒解。
讓我們甘心地接受天主給我們的禮物-家人。
種下種子
你是否能寬恕你的家人,學習用成人的眼光愛護他/她?
全心祈禱
主耶穌,感謝祢給我__做我的家人。
沒有他們,也不會有我。
請祢醫治我們之間任何負面的經驗,
引導我們的關係愈來愈健康。
也請祢幫助我走出第一步去關心、諒解、寬恕他們。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