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福音反省
7月16日(二)加美樂山聖母 出二1-15
( 請用平靜的心祈禱 , 不急, 不忙, 給天主一點點時間)
那時,耶穌就開始譴責那曾看過衪許多異能的城邑,因為她們沒有悔改:
「苛辣匝因,你是有禍的! 貝特賽達,你是有禍的!因為在你們那裏所行的異能,如果行在提洛和漆冬,她們早己身披苦衣,頭上撒灰做補贖了。
但是我給你們說:在審判的日子,提洛和漆冬所受的懲罰也要比你們的容易忍受。
還有你,葛法翁!莫非你要被高舉到天上嗎?
將來你必降到陰府裏;因為在你那裏所行的異能,如果行在索多瑪,她必會存留到今天。 但是我給你們說:在審判的日子,索多瑪地所受的懲罰也要比你們容易忍受。
釋經小幫手
苛辣匝因、貝特賽達和葛法翁,這三座猶太人的城市,是耶穌在加里肋亞時,常去的地方。耶穌譴責這三座城市,因為住在那裡的人們曾看過許多耶穌行的奇蹟,然而他們並沒有悔改,反而把祂的話當耳邊風。這三座城市的人對耶穌不陌生︰當耶穌被自己村莊的人(納匝肋人)趕出城外時,祂投靠葛法翁,也因此在那裡行了很多奇蹟(參路四30-41)。貝特賽達是宗徒們︰聖伯多錄、聖安德肋和聖斐理伯的故鄉(參若一44),而且耶穌曾在那裡醫治盲人(參谷八22-25),施贈五餅二魚的奇蹟 (參路九10-17)。即便看到耶穌的奇蹟,即便聽到耶穌的話,這三座城的人仍然毫不改變,繼續過自己的生活。福音中,耶穌提到提洛和漆冬,這是屬於外邦人的地方。對猶太人來說,外邦人沒有得到天主的恩待,即不能得救。但耶穌卻認為提洛和漆冬的人比較有信德,比較願意悔改。這福音對今日的我們有任何意義嗎?身為基督徒的我們,我們要提防自己,免得成為像苛辣匝因、貝特賽達和葛法翁一樣。我們都聽了耶穌的話、參與聖事、在人眼前是好人,但是我們的心腸是否願意悔改、願意包容、寬恕,是否是真實的門徒?耶穌喜歡的是跟隨祂腳步的門徒,也就是心謙柔和的和平締造者,傳播「愛」與「寬恕」的僕人。讓我們常檢討自己的思言行為,讓所聽到的福音能改變我們,裝備我們。
種下種子
我最後一次悔改是什麼時候呢?
全心祈禱
主,讓我的感動化為行動,因悔改而成全愛德。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