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福音反省
7月19日(五) 出十一10-12:14
( 請用平靜的心祈禱 , 不急, 不忙, 給天主一點點時間)
那時,耶穌在安息日由麥田中經過:衪的門徒餓了,開始掐麥穗吃。 法利賽人一見,便對衪說:「看,你的門徒作安息日不許作的事。」
耶穌說:「你們沒有念過:達味與那些同他一起的人,飢餓時,作了什麼? 他怎麼進了天主的殿,吃了供餅!這供餅原是不准他吃,也不准同他在一起的人吃,而是只許司祭吃的。 或者你們在法律上沒有念過:安息日,司祭在聖殿內違犯了安息日,也不算為罪過嗎?
但我告訴你們:這裏有比聖殿更大的。 假如你們瞭解『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』是什麼,你們就決不會判斷無罪的人了, 因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。」
釋經小幫手
耶穌的門徒們似乎都犯了罪,因為不應該在安息日掐麥穗吃,連從麥田經過也不允許。原因是把麥和麥穗分開,就是像收割的工作,而在安息日,任何工作都是嚴禁的。猶太人嚴守法律,而認為這樣就是在符合天主的需求。一方面,人需要基本的規則,例如︰教會定出的十誡、主日要參加彌撒等;另一方面,這些規則即是給人劃出了底限,人不能超過這些限制,不然就會導致人與天主的關係分裂。這些規則就像火車底下的鐵道;沒有它,火車根本不能前進。對耶穌而言,規則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要發揮它們內在的精神。既然這些法規來自天主,那它們應有的精神就是仁愛。若人能同時守法,也能同時發揮仁愛,他已邁向成全的方向。可惜的是,法利賽人不把宗教的規則當成是鐵道,而是監獄,是監督人的工具,是審判人的標準。基督徒在一些地方是少數人群;面對多元化的社會,我們要小心,不能學習法利賽人的做法,馬上用教會的規則來斷定他人。我們首先要自己守好教會的法規,先了解教會為何有這樣的想法,然後自己活出仁愛的精神。當我們已像主耶穌,成為比較成全的人,那時候,就可以跟這多元的社會交談,不任意判斷他人,也不用盲目的包容,而是清楚地傳達福音的真實精神。
種下種子
你能嘗試自己先守教會的規則,並且以仁愛對待一切?
全心祈禱
主耶穌,請幫助我了解教會規則的內在精神,並且自己活出仁愛來。幫助我不審判他人,只願意被祢審判。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