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福音反省
9月10日(二) 哥二6-15
( 請用平靜的心祈禱 , 不急, 不忙,給天主一點點時間)
在這幾天,耶穌出去,上山祈禱;他徹夜向天主祈禱。
天一亮,祂把門徒叫來,由他們中揀選了十二人,並稱他們為宗徒: 即西滿,耶穌又給他起名叫伯多祿,和他的兄弟安德肋、雅各伯、若望、斐理伯、巴爾多祿茂、 瑪竇、多默、阿耳斐的兒子雅各伯、號稱「熱誠者」的西滿、雅各伯的兄弟猶達和猶達斯依斯加略,他成了負賣者。
耶穌同他們下山,站在一塊平地上,有祂的一大群門徒和很多從猶太、耶路撒冷及提洛和漆冬海邊來的群眾,他們來是為聽祂講道,並為治好自己的病症;那些被邪魔纏擾的人都被治好了。
群眾都設法觸摸祂,因為有一種能力從祂身上出來,治好眾人。
釋經小幫手
讓我們用今日的福音來探討主耶穌的生活重心︰祈禱、團體生活、關心眾人和神聖的力量。首先,祈禱對耶穌而言,是一日中最重要的部份。祂寧願放棄休息,也不願忽略祈禱,因為與天父分享是祂的力量和動機的來源。其次,祂揀選門徒︰有好人,也有將要傷害祂的人,作為祂的信仰團體,一起分享天主的話、分享同一使命、也分享生活的喜怒哀樂。接著,耶穌關心眾人︰祂不因為忙碌而忽略需要祂的人。祂用言語鼓勵、教導他們,也用實際的行動滿足他們最急迫的需求。最後,有一種能力,即聖神的德能,從祂身上顯現出來。作為門徒,我們也要效法祂以上的活動︰祈禱、融入團體生活、關心他人。這樣,聖神也能活潑地引領我們。雖然信仰是靠天主白白的恩賜,祂卻允許人自由選擇;人能選擇祈禱與否;選擇團體與否;選擇關心他人與否。就如《納尼亞傳奇》的作者路易士所觀察的︰「我們很少因為道理上的衝突而離開教會,反而人就是漸漸地離去,最後完全與教會分離了。」一兩次因懶惰或忙碌,而沒有祈禱,或不想參加聚會,心中的熱忱也逐漸消失,而過了幾個月,也看不出自己要為信仰堅持。冷淡是逐漸產生出來的,分歧也是一點一滴而成。讓主耶穌生活的要點︰祈禱、團體生活、關心眾人,成為你和我每天的好習慣,而神聖的力量也會存於心中,引導我們走往更真實的生命,使我們成為更像世界的光,地上的鹽。
種下種子
你在信仰生活中缺乏什麼呢?
全心祈禱
主耶穌,身為門徒,我也要用心學習祢所立下的。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