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4日(二)聖嘉祿.鮑榮茂主教 斐理伯人書二5-11
(請用平靜的心祈禱 , 不急, 不忙, 給天主一點點時間)
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:
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,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,為應當把持不捨的, 卻使自己空虛,取了奴僕的形體,與人相似,形狀也一見如人;
祂貶抑自己,聽命至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
為此,天主極其舉揚祂,賜給了祂一個名字,超越其它所有的名字, 致使上天、地上和地下的一切,一聽到耶穌的名字,無不屈膝叩拜;
一切唇舌無不明認耶穌基督是主,以光榮天主聖父。
釋經小幫手
若有人問你︰你是個自戀的人嗎?或許我們都會否認。但若有人問你︰你時常有喜樂的心嗎?大部份的人就會坦然地承認喜樂是非常稀有的感覺。有心理學家的研究指出有自戀人格傾向的人往往都感覺不到喜樂;這兩者之間有相當高的關聯性。就是說,人越是以自己為中心,就越無法放鬆自己、拼命保持形象,使他沒有能力去欣賞、感激。其實,天主不希望我們在祂美麗的世界裡愁眉苦臉地過日子,享受不到祂創造的奇妙,也感受不到人生的奇蹟。祂派遣主耶穌來到我們中間,要我們看看,真正快樂的人是怎樣過生活︰祂「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,為應當把持不捨的,卻使自己空虛」。我們每一個人的功課就是要掏空自己,放掉從小累積的驕傲自大。掏空自己,就是願意聽別人的,願意聽天主的。每天多掏空自己一點,到臨終的時候,我們就準備好回家,與天主快樂地相遇。其實無論是基督徒與否,人生的種種體會也會逼迫人謙虛點。樞機主教單國璽在病中的感言就是︰「掏空自己、返老還童、登峰聖山」,敘述病中出糗的經驗,如在病房裡糞便撒在地上。他說︰「看護猶如利刃的話…將我九十年養成的自尊、維護的榮譽、頭銜、地位、權威、尊嚴等一層層地剝掉了。感謝天主利用那位男看護不但治癒了我心靈的宿疾,使我煥然一新,恢復了兒童的純樸、天真、謙卑」。
種下種子
人生中讓我出醜、丟臉、失敗的事未必是壞事,而是幫助我掏空自己的好方法。
全心祈禱
主耶穌,我今天就是要效法祢的謙虛,祢的喜樂。阿們。
© 2014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