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7日(二)聖施方濟司鐸及同伴殉道 羅馬人書八18-25
(1)我實在以為現時的苦楚,與將來在我們身上要顯示的光榮,是不能較量的。凡受造之物都熱切地等待天主子女的顯揚,因為受造之物被屈伏在敗壞的狀態之下,並不是出於自願,而是出於使它屈伏的那位的決意;但受造之物仍懷有希望,脫離敗壞的控制,得享天主子女的光榮自由。
(2)因為我們知道,直到如今,一切受造之物都一同歎息,同受產痛;不但是萬物,就是連我們這已蒙受聖神初果的,也在自己心中歎息,等待著義子期望的實現,即我們肉身的救贖。
因為我們得救,還是在於希望。所希望的若已看見,就不是希望了;那有人還希望所見的事物呢﹖
但我們若希望那未看見的,必須堅忍等待。
釋經小幫手
你是一個有耐心的人嗎?年長的親人因為記憶差,兩三次問你同樣的問題,你會火大嗎?看到前面的車開得比較慢,你按喇叭嗎?滑手機,軟體當掉,你會生氣嗎?活在高科技、資訊迅速的時代,我們已不知道什麼叫做耐心了。什麼都要快,什麼都要方便,結果呢?什麼都變成很隨便;人很容易因為不耐煩,而在溝通上用省略的方式回答他人,特別是對家人。因為急,所以隨便開車、騎車,不按照規矩,只要自己想怎麼做就做。若在每天的瑣事當中有這樣的態度,那你覺得在信仰生活上,你會突然變得很柔順,很有耐心地等待天主嗎?今天,聖保祿說,一切的受造物都會遇到各種的苦處(1),連基督徒也會(2)。但是對一個有信仰的人,這些大小的苦和生活上的不方便只是產痛而已,只是暫時的狀態而已。所以聖保祿勉勵我們要有希望,學習堅忍等待。有希望的人不是個性開朗樂觀的;有希望(望德)的人就是願意相信天主的承諾會成真,相信前方有更完美的幸福。「藉著望德我們期盼天國和永生,視之為我們的幸福」(引天主教教理1817)。今日的我們個性急躁,要培養望德是一件艱難的功課,但讓我們學習每天多一點耐心,多一點希望。讓我們盼望於主的能力,給祂時間和空間在生活中工作,因為祂所能做的,遠超我們所能求的(參閱厄三20)。
種下種子
你要怎麼學習培養耐心呢?
全心祈禱
主啊﹗對他人有耐心就是愛德,對自己有耐心就是望德,對祢耐心乃是信德。請繼續陶成我。阿們。
2015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