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道明司鐸 瑪竇福音十七22-27
聆聽聖言
當耶穌同門徒在加里肋亞周遊時,耶穌對他們說:「人子將被交於人們手中。他們要殺害祂,第三天祂必要復活。」
門徒就非常憂鬱。
他們來到葛法翁時,收殿稅的人來到伯多祿跟前說:「你們的師傅不納殿稅嗎?」伯多祿說:「自然納的。」
他一進到屋裏,耶穌就先對他說:「西滿!你以為怎樣?地上的君王向誰征收關稅或丁稅呢?向自己的兒子,或是向外人?」伯多祿說:「向外人。」
耶穌對他說:「所以兒子是免稅的了。但是,為避免使他們疑怪,你往海邊去垂釣,拿釣上來的第一條魚,開了它的口,就會找到一塊『斯塔特』。拿去交給他們,當作我和你的殿稅。」
釋經小幫手
福音中,門徒聽到他們跟隨的師傅將被交於人們手中,並且被殺害,心情已是焦慮不安,又碰到收殿稅的人來催討稅金,處境猶如雪上加霜,你能感受到他們的愁苦嗎?然而,耶穌看穿門徒沉重的心情,用獨特的方式處理問題。首先,祂問了伯多祿一個關鍵的問題:「地上的君王向誰征收關稅或丁稅呢?向自己的兒子,或是向外人?」伯多祿只覺得回答:「向外人」。原來一般人都可接受兒子因爲是自己人,理應免除負擔。然而,耶穌面對困難並没有以免除責任為目標。聖經說到,祂雖擁有天主子的身份,卻謙卑地不享特權(參斐二6)。在山園中,耶穌願意放棄天主子免除死罪的特權,祈禱說:「我父!若是可能,就讓這杯離開我罷!但不要照我,而要照你所願意的」(瑪廿六39)。因此,魚腹中的斯塔特是付出勞力後換得的奇蹟,繳了殿稅,讓它發揮支應獻禮、管理聖殿的功效。反省自己,在困難不如意時,除了爭取有利於自己的立論,是否也願意深入祈禱,問問天父祂的旨意是什麼,並願意接受犠牲自己的權益,多花些心思和勞力,成就團體的事呢?看看許多神父、修女、傳教士,栽種蔬果、經營醫院、辨理教育、出版靈修刊物、聖樂專輯、培育信仰、帶領避靜,他們與我們同樣用勞力支應在聖殿內為主福傳的一切事工。讓我們滿懷感恩,效法耶穌分擔福傳的責任與困苦。
品嚐聖言
「拿去交給他們,當作我和你的殿稅。」主邀請你拿什麽建設教會呢?
活出聖言
你今天怎麽具體的為主的事工,準備自己的『斯塔特』?
全心祈禱
聖神,請幫助我,面對壓力和困境時有足夠的智慧與勇氣承擔責任。
歡迎收聽語音檔,讓愛的聖言傳遍世界各地!
©2022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