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福音反省 3月11日(一) 若望福音四43-54 ( 請用平靜的心祈禱 , 不急, 不忙, 給天主一點點時間) 過了兩天,耶穌離開那裏,往加里肋亞去了。 耶穌曾親自作證說:「先知在自己的家鄉決受不到尊榮。」 他一來到加里肋亞,加里肋亞人便接待了他, 因為他們也曾上了耶路撒冷去過節,並親眼見了他在慶節中所行的一切。 耶穌又來到加里肋亞加納, 即他變水為酒的地方,那裏有一位王臣,他的兒子在葛法翁患病。 這人一聽說耶穌從猶太到加里肋亞來了, 就到他那裏去,懇求他下來醫治他的兒子, 因為他快要死了。耶穌對他說:「除非你們看到神跡和奇事,你們總是不信。」 那王臣向他說:「主,在我的小孩未死以前,請你下來罷!」 耶穌回答說:「去罷! 你的兒子活了。」 那人信了耶穌向他說的話,便走了。 他正下去的時候,僕人們迎上他來,說他的兒子活了。 他問他們孩子病勢好轉的時刻, 他們給他說:「昨天第七時辰,熱就退了。」 父親就知道正是耶穌向他說: 「你的兒子活了」的那個時辰; 他和他的全家便都信了。 這是耶穌從猶太回到加里肋亞後,所行的第二個神跡。 釋經小幫手 按照聖經學者雷孟布朗神父的解釋, 今日的經文就是若望福音前四章節的高峰,強調信德的重要。 就如若望福音第二章的加納婚宴之神蹟(也是福音的首次神蹟), 王臣的兒子重新恢復生命的神蹟也發生在第三天。 在舊約中,第三天的意思是天主啟示自己的時候, 也邀請人來相信祂的時辰。 福音中的王臣因著急需而來找耶穌, 希望耶穌能幫助他的孩子。 但耶穌卻點到了他更深的問題, 就是「除非你們看到神跡和奇事,你們總是不信」。 顯然,對耶穌而言,身體上的病痛不如心靈無信德的狀態, 就是說,遲鈍和頑強的心比身體的不健康還可怕。 然而,耶穌也指出藥方,即信德是由聽而來的; 聖保祿說︰「從未聽到祂,又怎能信祂呢?… 信是從聽而來的,而且要聽從的是基督的話」(羅十14,17) 王臣信了耶穌向他說的話,那時後,兒子也活了。 他並沒有親眼看見事情發生,而先相信了。 眼睛看不到,不代表不存在; 看不見未來,但總相信它會來到; 看不到空氣,但還是繼續呼吸; 那為何不相信生命的主宰呢? 信德是超自然的動作,在人的感官和理性受到限制時, 信德為天主開門,允許祂進入。 人的一生若沒有信德早晚會旋繞著焦慮和絕望, 因為眼前只看到黑暗。 讓我們時時啟發信德,請天主進來,為我們翻越高牆, 帶著我們與祂高飛,超向光明,邁向豐富的生命。Continue reading “為祂開門”
Tag Archives: 信德
看得見的信德
每日福音反省 9月16日(日)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雅格伯書二14-18 ( 請用平靜的心祈禱 , 不急, 不忙, 給天主一點點時間) 我的弟兄們,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德, 卻沒有行為,有什麼益處? 難道這信德能救他嗎? 假設有弟兄或姐妹赤身露體, 且缺少日用糧,即使你們中有人給他們說: 「你們平安去罷!穿得暖暖的,吃得飽飽的!」 卻不給他們身體所必需的,有什麼益處呢? 信德也是這樣:若沒有行為,自身便是死的。 也許有人說:你有信德,我卻有行為; 把你沒有行為的信德指給我看, 我便會藉我的行為,叫你看我的信德。 釋經小幫手 聖雅格很清楚地說︰「我便會藉我的行為,叫你看我的信德」。 若我們看看聖人們的故事,所記載的都是他們為天主, 為人所做行的愛德行動。我們今日的基督徒也要跟著他們的腳步走, 不只在世俗的活動中顯示出我們的能力, 也更是要在愛德、望德和信德, 這條踏實的道路上日益成長。 我們常用錯誤的方式尋找進步,比方說, 一般人會累積世俗的知識和技巧為了上進, 或因為要求親人改善,就用命令式的強迫手段對待他, 但其實,最首要,最全人的進步源自於自己, 就是你和我修德的努力。你不相信誠心地聽從耶穌的召喚, 下定決心緊隨著祂愛主愛人的道路, 會帶來真正的進步和滿足嗎? 那我們可能太小看天主的能力了。 天主的方式可能會花比較長的時間,但祂的果實是恆久的。 請別讓信仰變成一個口頭禪,要時時祈求天主的幫助, 讓我們成為真實的基督徒,品嚐且分享祂的甜蜜和無限的恩寵。 對大德蘭來說,真正有信德的人就是能寬恕的人, 她說︰「這麼緊緊靠近仁慈本身-天主-的靈魂, 從中認透自己是什麼、及天主已寬恕了他多少, 能徹底大方地寬恕,並和侮辱他的認保持非常友好的關係… 會高興地藉由寬恕對天主標明他的愛。」 讓我們也修德不惰,不久後就會看到實際的改善,自己也會更喜歡自己。 種下種子 耶穌邀請你在哪方面修德呢?請定下一個具體的小行動, 按部就班,天天修這一點。 全心祈禱 主耶穌,請賜我所需要的恩寵,耐心地把自己修好。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