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福音反省 3月11日(一) 若望福音四43-54 ( 請用平靜的心祈禱 , 不急, 不忙, 給天主一點點時間) 過了兩天,耶穌離開那裏,往加里肋亞去了。 耶穌曾親自作證說:「先知在自己的家鄉決受不到尊榮。」 他一來到加里肋亞,加里肋亞人便接待了他, 因為他們也曾上了耶路撒冷去過節,並親眼見了他在慶節中所行的一切。 耶穌又來到加里肋亞加納, 即他變水為酒的地方,那裏有一位王臣,他的兒子在葛法翁患病。 這人一聽說耶穌從猶太到加里肋亞來了, 就到他那裏去,懇求他下來醫治他的兒子, 因為他快要死了。耶穌對他說:「除非你們看到神跡和奇事,你們總是不信。」 那王臣向他說:「主,在我的小孩未死以前,請你下來罷!」 耶穌回答說:「去罷! 你的兒子活了。」 那人信了耶穌向他說的話,便走了。 他正下去的時候,僕人們迎上他來,說他的兒子活了。 他問他們孩子病勢好轉的時刻, 他們給他說:「昨天第七時辰,熱就退了。」 父親就知道正是耶穌向他說: 「你的兒子活了」的那個時辰; 他和他的全家便都信了。 這是耶穌從猶太回到加里肋亞後,所行的第二個神跡。 釋經小幫手 按照聖經學者雷孟布朗神父的解釋, 今日的經文就是若望福音前四章節的高峰,強調信德的重要。 就如若望福音第二章的加納婚宴之神蹟(也是福音的首次神蹟), 王臣的兒子重新恢復生命的神蹟也發生在第三天。 在舊約中,第三天的意思是天主啟示自己的時候, 也邀請人來相信祂的時辰。 福音中的王臣因著急需而來找耶穌, 希望耶穌能幫助他的孩子。 但耶穌卻點到了他更深的問題, 就是「除非你們看到神跡和奇事,你們總是不信」。 顯然,對耶穌而言,身體上的病痛不如心靈無信德的狀態, 就是說,遲鈍和頑強的心比身體的不健康還可怕。 然而,耶穌也指出藥方,即信德是由聽而來的; 聖保祿說︰「從未聽到祂,又怎能信祂呢?… 信是從聽而來的,而且要聽從的是基督的話」(羅十14,17) 王臣信了耶穌向他說的話,那時後,兒子也活了。 他並沒有親眼看見事情發生,而先相信了。 眼睛看不到,不代表不存在; 看不見未來,但總相信它會來到; 看不到空氣,但還是繼續呼吸; 那為何不相信生命的主宰呢? 信德是超自然的動作,在人的感官和理性受到限制時, 信德為天主開門,允許祂進入。 人的一生若沒有信德早晚會旋繞著焦慮和絕望, 因為眼前只看到黑暗。 讓我們時時啟發信德,請天主進來,為我們翻越高牆, 帶著我們與祂高飛,超向光明,邁向豐富的生命。Continue reading “為祂開門”
Tag Archives: 四旬期第四主日
兩個兒子
每日福音反省 3月10日(日) 路加福音十五1-3,11- 32 四旬期第四主日 ( 請用平靜的心祈禱 , 不急, 不忙, 給天主一點點時間) …耶穌遂對法利塞人及經師說:「一個人有兩個兒子,那小的向父親說: 父親,請把我應得的一份家產給我罷! 父親遂把產業給他們分開了。過了不多幾天,小兒子把所有的一切都收拾起來,就往遠方去了。 他…耗費他的資財…那地方正遇著大荒年,他便開始窮困起來…(有)人打發他到自己的莊田去放豬。他恨不能拿豬吃的豆莢來果腹,可是沒有人給他。 他反躬自問:我父親有多少傭工,都口糧豐盛,我在這裏反要餓死! 我要起身到我父親那裏去,並且要給他說:父親! 我得罪了天,也得罪了你。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子,把我當作你的一個傭工罷! 他便起身到他父親那裏去了。 他離得還遠的時候,他父親就看見了他,他動了憐憫的心,跑上前去,撲到他的脖子上,熱情地親吻他…我們應吃喝歡宴,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生,失而復得了;他們就歡宴起來… 他的長子正在田地裏,當他回來快到家的時候,聽見有奏樂及歌舞的歡聲,遂叫一個僕人過來…僕人說:你弟弟回來了,你父親因為見他無恙歸來,便為他宰了那隻肥牛犢。長子就生氣不肯進去,他父親遂出來勸解他。 他回答父親說:你看,這些年來我服事你,從未違背過你的命令,而你從未給過我一隻小山羊,讓我同我的朋友歡宴; 但你這兒子同娼妓耗盡了你的財產,他一回來,你倒為他宰了那隻肥牛犢。父親給他說:孩子! 你常同我在一起,凡我所有的,都是你的;只因為你這個弟弟死而復生,失而復得,應當歡宴喜樂!」 釋經小幫手 盧雲神父在《浪子回頭》中說︰「我多年來苦苦地尋找天主,要認識祂、愛祂。 我試著順從靈修生活的指南…我失敗了多次…現在我懷疑這些年來, 天主是否在找尋我。 問題不是『我如何找到天主?』而是『我如何讓自己被天主找到, 被祂認識,被祂愛…』祂就在遠方尋找我,試著想把我帶回家。」 今天,在祈禱中,嘗試讓自己被天主找到,不要再躲避祂了。 若我們像小兒子那麼的放蕩,父親還是在等著他。 小兒子回家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已,但父親也是用全部的愛擁抱他。 我們的悔改有時候也像小兒子的一樣,不是真心誠意, 也根本沒有想到我們的罪過多次讓天主難過, 但面對這樣的孩子,天父繼續包容,直到有一天我們醒過來。 大兒子的心也離父親很遠,雖然表面上那麼努力,但不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嗎? 使父親開心的事卻使大兒子生氣、嫉妒。 在教會服務的我們,雖然表面上很虔誠, 但讓我們也願意被天父說服,願意從祂的觀點看事情,看他人,看自己。 天父只要跟我們分享祂所有的一切: 「孩子!..凡我所有的,都是你的」,我們為什麼只想要一隻小山羊呢? 讓我們在善良的天父面前痛哭自己的罪過、無知和自私, 把心胸的黑暗都擺出來給天父,允許祂看見真正的我,疼愛真正的我, 找回祂愛惜的孩子。 種下種子 你願意被天父找到嗎? 全心祈禱 天父,願祢的愛除去我奴僕的心,使我呼叫祢作我的阿爸父。 讓我的心不再懼怕,而能享受你完全的愛。阿們。
都是白白給我的
每日福音反省 3月18日(日) 厄弗所書2:4-10 四旬期第四主日(喜樂主日) ( 請用平靜的心祈禱 , 不急, 不忙, 給天主一點點時間) 然而富於慈悲的天主,因著祂愛我們的大愛, 竟在我們因過犯死了的時候,使我們同基督一起生活── 可見你們得救,是由於恩寵── 且使我們同祂一起復活, 在基督耶穌內使我們和祂一同坐在天上, 為將自己無限豐富的恩寵,即祂在基督耶穌內, 對我們所懷有的慈惠,顯示給未來的世代。 因為你們得救是由於恩寵,藉著信德, 所以得救並不是出於你們自己,而是天主的恩惠; 不是出於功行,免得有人自誇。 原來我們是祂的化工,是在基督耶穌內受造的, 為行天主所預備的各種善工,叫我們在這些善工中度日。 釋經小幫手 多少基督徒會相信自己的信仰生活之起點是天主的恩寵? 當別人問:「你是怎麼當教友的?」一般人會回答︰因為被某某教友感動, 就想聽道理,領洗了。或者說︰被聖歌的旋律吸引了 …這樣的回答表面上沒錯,但希望能更深入地意思到我們能受洗, 首要的理由是因為天主先揀選了我們,不是因為我們是好人, 而純粹是因為祂愛我們。「因著祂愛我們的大愛, 竟在我們因過犯死了的時候,…」。那時候,我們可能活於無知或錯誤中, 也可能任何有關天主的念頭都沒有。 不管怎麼樣,我們能受洗而繼續過基督徒的生活, 全都是因為我們回應了天主的召喚;回應是結果,而天主的召喚是基本原因。 現代人習慣什麼都自己來,連在靈性生活上也可能動得比聖神還要快。 怪不得,不少教友視信仰為一連串的教會活動而已。 若當了基督徒而沒有意識到「天主的恩寵」,那真是太可惜了。 就像又盲又聾又缺乏觸摸知覺的人一樣, 活於美麗的大自然卻無法認識到它的真意和深度。 這四旬期,為何不好好地停下來,給自己機會祈禱, 用你的心去觸碰天主對你無私、無條件、無壓力的愛? 讓祂再次白白地愛你,使你深知生命的珍貴和美麗。 種下種子 對你,哪些事情是恩寵-天主白白賜予你, 而非你賺來的? 全心祈禱 天主,活在都市裡的我很難感受到祢的恩寵, 因為錢似乎什麼都能買得到,不必像作農的人要靠天生活, 比較會感覺到來自天的禮物。請祢賜予我感恩的心, 讓我深知自己的一切都是祢的恩賜。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