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福音反省 3月20日(四)四旬期 耶肋米亞十七5-10 ( 請用平靜的心祈禱 , 不急, 不忙, 給天主一點點時間) 上主這樣說:「凡信賴世人,以血肉的人為自己的臂膊,決心遠離上主的人,是可咒罵的! 他必像一株在曠野中的檉柳,即使幸福來到,一點也不覺察,只住在曠野乾燥處,滿含鹽質無人居住之地。 凡信賴上主,以上主作依靠的人,是可祝福的;他必像一株栽在水邊的樹木,生根河畔,不怕炎熱的侵襲,枝葉茂盛,不愁旱年,不斷結實。 人心最狡滑欺詐,已不可救藥;誰能透識﹖我上主究察人心,考驗肺腑,依照各人的行徑和作為的結果,給人報酬。」 釋經小幫手 你年紀越大,是否覺得「幸福」是不可求的?對人的信任度是否越少?對天主的盼望也是否越稀少?對人生越來越反胃?英國的歷史學家Thomas Fuller有一句話說︰「我們一出生就在哭泣,每天的日子都在抱怨,在臨終時擁抱著失望而走。」我們的信仰是否會讓我們跟別人不一樣呢?我們絕不能忘記信仰含有「望德」,它輔助我們活出更完美的信仰生活,在每日的瑣事中與天主聖三聯繫。天主教要理教導我們︰「望德是超性的德行,藉著望德我們期盼天國和永生,視之為我們的幸福;我們所信靠的是基督的許諾,所依賴的不是我們自己的力量,而是聖神恩寵的助佑。」在今天的經文中,耶肋米亞先知說,不要做信賴世人而遠離開天主的人,即單靠自己的能力、情緒、想法,相信社會多變的潮流思想等。重要的是要「以上主作依靠」,這才是可祝福。不要說自己太現實,而無法相信天主對人的計劃,也無法活出福音的價值。只要我們的眼光放遠一點,就會發覺信靠天主才是最確實的選擇。一個信賴世俗價值觀的人只把眼光放在自己的退休金、孩子上大學的基金等;一個信靠天主的人卻會把眼光放在離世的退休期、孩子不朽的靈魂等而籌劃今日的抉擇。聖女大德蘭鼓勵說︰「盼望吧﹗…你不知那日子和那時間。你要悉心注意,一切會很快地過去,雖然你的不耐煩會使你懷疑,而把短暫的誤會成為長久的。我的靈魂啊,希望吧!」 種下種子 你現實的想法會奪去你對天主的倚靠嗎? 全心祈禱 主啊﹗我只盼望於祢,只有在祢哪裡有真正的幸福。阿們。 © 2014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。
Tag Archives: 美好時刻
為祂開門
每日福音反省 3月11日(一) 若望福音四43-54 ( 請用平靜的心祈禱 , 不急, 不忙, 給天主一點點時間) 過了兩天,耶穌離開那裏,往加里肋亞去了。 耶穌曾親自作證說:「先知在自己的家鄉決受不到尊榮。」 他一來到加里肋亞,加里肋亞人便接待了他, 因為他們也曾上了耶路撒冷去過節,並親眼見了他在慶節中所行的一切。 耶穌又來到加里肋亞加納, 即他變水為酒的地方,那裏有一位王臣,他的兒子在葛法翁患病。 這人一聽說耶穌從猶太到加里肋亞來了, 就到他那裏去,懇求他下來醫治他的兒子, 因為他快要死了。耶穌對他說:「除非你們看到神跡和奇事,你們總是不信。」 那王臣向他說:「主,在我的小孩未死以前,請你下來罷!」 耶穌回答說:「去罷! 你的兒子活了。」 那人信了耶穌向他說的話,便走了。 他正下去的時候,僕人們迎上他來,說他的兒子活了。 他問他們孩子病勢好轉的時刻, 他們給他說:「昨天第七時辰,熱就退了。」 父親就知道正是耶穌向他說: 「你的兒子活了」的那個時辰; 他和他的全家便都信了。 這是耶穌從猶太回到加里肋亞後,所行的第二個神跡。 釋經小幫手 按照聖經學者雷孟布朗神父的解釋, 今日的經文就是若望福音前四章節的高峰,強調信德的重要。 就如若望福音第二章的加納婚宴之神蹟(也是福音的首次神蹟), 王臣的兒子重新恢復生命的神蹟也發生在第三天。 在舊約中,第三天的意思是天主啟示自己的時候, 也邀請人來相信祂的時辰。 福音中的王臣因著急需而來找耶穌, 希望耶穌能幫助他的孩子。 但耶穌卻點到了他更深的問題, 就是「除非你們看到神跡和奇事,你們總是不信」。 顯然,對耶穌而言,身體上的病痛不如心靈無信德的狀態, 就是說,遲鈍和頑強的心比身體的不健康還可怕。 然而,耶穌也指出藥方,即信德是由聽而來的; 聖保祿說︰「從未聽到祂,又怎能信祂呢?… 信是從聽而來的,而且要聽從的是基督的話」(羅十14,17) 王臣信了耶穌向他說的話,那時後,兒子也活了。 他並沒有親眼看見事情發生,而先相信了。 眼睛看不到,不代表不存在; 看不見未來,但總相信它會來到; 看不到空氣,但還是繼續呼吸; 那為何不相信生命的主宰呢? 信德是超自然的動作,在人的感官和理性受到限制時, 信德為天主開門,允許祂進入。 人的一生若沒有信德早晚會旋繞著焦慮和絕望, 因為眼前只看到黑暗。 讓我們時時啟發信德,請天主進來,為我們翻越高牆, 帶著我們與祂高飛,超向光明,邁向豐富的生命。Continue reading “為祂開門”
穩定的磐石
每日福音反省 12月6日(四) 聖尼閣主教 將臨期第一週 瑪竇福音七21,24-27 ( 請用平靜的心祈禱 , 不急, 不忙, 給天主一點點時間) 那時候,耶穌對門徒們說︰ 「不是凡向我說『主啊! 主啊!』的人,就能進入天國; 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,才能進天國…。 所以,凡聽了我這些話而實行的,就好像一個聰明人, 把自己的房屋建在磐石上:雨淋,水沖,風吹,襲擊那座房屋, 它並不坍塌,因為基礎是建在磐石上。 凡聽了我這些話而不實行的,就好像一個愚昧人, 把自己的房屋建在沙土上:雨淋,水沖,風吹, 襲擊那座房屋,它就坍塌了,且坍塌的很慘。」 釋經小幫手 誰都希望自己手中的勞苦能常常久久的結果實, 讓人人都能享用。 在這變動的世界中,颱風、颶風或地震一來到, 人所認為是堅固的,在一瞬間就消失了。 今天的福音提醒我們,把心思放在唯一的「磐石」上, 那就是「承行…在天之父的旨意」。 有人可能會感覺到壓迫感,認為天主就像暴君一樣, 強迫我們走祂的路。 但對於那些已經在實行天主的旨意, 卻會覺得祂的安排是最好不過的, 雖然有時候,我們還是無法完全明瞭。 那天主的旨意又是什麼呢? 聖保祿說︰「衪願意所有的人都得救,並得以認識真理」(弟前二4), 如同慈父或慈母一樣,祂只希望我們得救; 沒有父母能看到孩子受害而袖手旁觀, 反而會盡力幫助他好好生活,而且活在真理中。 想想看,若是有人常對你說謊話, 你不但會開始懷疑他,也會知道他並不是真心關心你。 天主對我們現實愛的方式之一,就是讓我們認識到真理︰ 讓我們聽主耶穌的話,看祂的思言行為。 因此在福音中, 耶穌把「天父的旨意」和「聽…而實行(耶穌)的話」放在一起。 Continue reading “穩定的磐石”
比抓到魚還好
每日福音反省 9月6日(四) 路加福音五1-11 ( 請用平靜的心祈禱 , 不急, 不忙, 給天主一點點時間) 有一次,耶穌站在革乃撒勒湖邊, 群眾擁到衪前要聽天主的道理。 衪看見兩隻船在湖邊停著,漁夫下了船正在洗網。 衪上了其中一隻屬於西滿的船,請他把船稍為划開,離開陸地; 耶穌就坐下,從船上教訓群眾。 一講完了,就對西滿說:「划到深處去,撒你們的網捕魚吧!」 西滿回答說:「老師,我們已整夜勞苦, 毫無所獲;但我要遵照你的話撒網。」 他們照樣辦了,網了許多魚,網險些破裂了。 他們遂招呼別隻船上的同伴來協助他們。 他們來到,裝滿了兩隻船,以致船也幾乎下沈。 西滿伯多祿一見這事, 就跪伏在耶穌膝前說: 「主,請你離開我,因為我是個罪人。」 西滿和同他一起的人,因了他們所捕的魚,都驚駭起來。 他的夥伴,即載伯德的兒子雅各伯和若望,也一樣驚駭。 耶穌對西滿說:「不要害怕! 從今以後,你要做捕人的漁夫!」 他們把船划到岸邊,就捨棄一切,跟隨了衪。 釋經小幫手 耶穌常會叫人做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, 例如在福音中,祂邀請西滿,也就是伯多祿, 在大白天捕魚,而一般漁夫都是在黑夜裡捕魚的, 所以耶穌的要求似乎是很不合理的。 然而,西滿在群眾面前可能要給耶穌面子, 所以即使他和同伴們已經準備回家休息了, 但還是很客氣地說︰ 「老師,我們已整夜勞苦,毫無所獲;但我要遵照你的話撒網。」 西滿竟然願意超脫自己的思維框架, 聽耶穌的話去做。 在群眾面前,這畫面很有趣, 漁夫竟然在大太陽底下捕魚! 耶穌肯定是欣賞西滿的慷慨大方, 所以開口借用他的船講道,然後叫他白天捕魚。 耶穌看透人心,所以他知道該揀選誰。 因著西滿的回應,耶穌得到了行奇蹟的空間, 不但在白天捕到魚, 而且捕到的數量使兩隻船都快下沈的狀況。 顯然地,耶穌回報了西滿的大方, 讓他看到了天主對於開放的人更是慷慨大方。 不但如此,因為西滿的回應,他的同伴們, 就是雅格伯和若望,也被耶穌吸引了。 他們便「捨棄一切,跟隨了衪」。 雖然在岸邊的眾人可能不懂他們的決定, 會趁機瓜分他們所留下來的魚, 但對這首批的門徒們而言, 被耶穌召喚的福氣比事業的成就更為珍貴。Continue reading “比抓到魚還好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