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1日(日)常年期第四主日 馬爾谷福音一21-28 他們進了葛法翁;一到安息日,耶穌就進入會堂教訓人。 人都驚奇他的教訓,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威似的,不像經師們一樣。 當時,在他們的會堂裏,正有一個附邪魔的人, 他喊叫說:「納匝肋人耶穌! 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﹖你竟來毀滅我們! 我知道你是誰,你是天主的聖者。」 耶穌叱責他說:「不要作聲! 從他身上出去!」 邪魔使那人拘攣了一陣,大喊一聲,就從他身上出去了。 眾人大為驚愕,以致彼此詢問說:「這是怎麼一回事﹖這是新的教訓,並具有權威;他連給邪魔出命,邪魔也聽從他。」 他的聲譽遂即傳遍了加里肋亞附近各處。 釋經小幫手 「我知道你是誰,你是天主的聖者。」這句話在今日的福音中是邪魔對主耶穌說的,牠承認耶穌的權柄,牠也必須屈服於耶穌;當耶穌命令邪魔從那人的身上出來,牠必須聽從主的話。「天主的聖者」希臘文為ho hagious tou theou在猶太人的思想,指出神的性質︰祂與一切的受造物與眾不同。唯有祂是至高者,其他的只不過是受造之物。對邪魔而言,主耶穌的不同帶來困擾,因為耶穌要毀滅邪魔。對我們人類而言,主耶穌的不同也帶給我們麻煩嗎?祂會來毀滅我們嗎?奪取人類的幸福和自由嗎?當我們在彌撒承認天主聖三為聖、聖、聖,我們就是說祂跟我們完全不同;祂表達愛的方式不同──祂願意變成餅酒餵養我們;祂寧願在十架上犧牲自己成為愛的標記;祂天天包容人類的種種惡性,耐心等待我們回頭。因此,當我們所祈求的沒有實現,我們也不必太驚訝,因為天主的想法跟我們的不同;祂是聖者,我們不是。人們心中的傲慢和各種私慾使得我們求得不當(雅三4)。無論我們的祈禱實現與否,讓每一次的考驗都讓我們信心倍增,不要懷疑主耶穌對你和我的善意。要懷疑、要害怕耶穌的是邪魔,不是人類。主耶穌對我們一點威脅也沒有,祂反而是站在我們這一邊,為我們轉求天父。就如聖保祿說︰「靠著那愛我們的主,我們在這一切事上, 大獲全勝」(羅八37)。 種下種子 你願意讓耶穌的不同帶領你走向更圓滿的生活嗎? 全心祈禱 主啊﹗我願意對祢更開放,更勇敢。求祢堅定我。阿們。 © 2015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。
Monthly Archives: January 2015
1月31日(六)聖若望.鮑思高司鐸 馬爾谷福音四35-41 在當天晚上,耶穌對門徒說:「我們渡海到對岸去罷!」 他們遂離開群眾,就照他在船上的原狀,帶他走了;與他一起的還有別的小船。 忽然,狂風大作,波浪打進船內,以致小船已滿了水。 耶穌卻在船尾依枕而睡。他們叫醒他,給他說:「師傅! 我們要喪亡了,你不管嗎﹖」 耶穌醒來,叱責了風,並向海說:「不要作聲,平定了罷!」風就停止了,遂大為平靜。 耶穌對他們說:「為什麼你們這樣膽怯﹖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﹖」 他們非常驚懼,彼此說:「這人到底是誰﹖連風和海也聽從他!」 釋經小幫手 旅行作家皮科.艾爾最想去的地方是哪裡?哪裡都別去。他說︰「當你旅行時,你學到的第一件事情是 你必須以正確的視角看世界,否則任何地方依然黯淡無光。 」這正確的視角要怎麼培養出來呢?耶穌在瑪爾大和瑪利亞的家裡稱讚的不是忙碌為祂服務的瑪爾大,而是靜坐在祂跟前聆聽祂的瑪利亞,說︰「瑪爾大! 妳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,其實需要的惟有一件。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份」(參路十39-42)。願意安靜下來的心,願意坐在耶穌面前不做什麼,單單陪祂,這逐漸會讓人培養出新的視角看世界。我們活在一個很吵鬧的社會裡,怎麼能找出安靜的時間呢?是真的必要嗎?今天,耶穌叱責風浪說:「不要作聲,平定了罷!」今天,祂對我們心中和腦海中的風浪也說同樣的話,叫這些嚷鬧的聲音安靜,因為耶穌要說話。耶穌醒來了,祂站在我們的生活中的小船上,希望跟我們對話,希望表達出祂的愛。難道我們不能抽出幾分鐘的時間安靜嗎?什麼都不去想,什麼都不做,只要靜靜地坐著。或許你什麼都感受不了,也覺得你在浪費時間,但耶穌卻說這是更好的一份;這安靜的時間卻會在你的心中預備一個坐墊,坐在主跟前的地方。長期定時這樣靜坐,你不但會安息在耶穌寧靜的小船上,你也會學習用新的視角看待一切。 種下種子 你今天除了默想聖言,是否也能花十分鐘的時間靜靜地坐在主面前呢? 全心祈禱 主耶穌,請來平靜我腦海中的風浪,讓我凝視祢。阿們。 © 2015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。
時間夠用
1月30日(五) 馬爾谷福音四26-34 耶穌又說:「天主的國好比一個人把種子撒在地裏, 他黑夜白天,或睡或起,那種子發芽生長,至於怎樣,他卻不知道, 因為土地自然生長果實:先發苗,後吐穗,最後穗上滿了麥粒。 當果實成熟的時候,便立刻派人以鐮刀收割,因為到了收穫的時期。 」 他又說:「我們以什麼比擬天主的國呢﹖或用什麼比喻來形容它呢﹖ 它好像一粒芥子,種在地裏的時候,比地上的一切種子都小; 當下種之後,生長起來,比一切蔬菜都大;並且長出大枝,以致天上的飛鳥能棲息在它的蔭下。」 耶穌用許多這樣的比喻,按照他們所能聽懂的,給他們講道。 若不用比喻,他就不給他們講什麼,但私下裏卻給自己的門徒解釋一切。 釋經小幫手 你的時間夠用嗎?陪小孩,沒有時間;跟配偶出去走走聊天,沒時間;祈禱,沒時間;主日參加彌撒,更不用想。大部份人的想法就是有時間,我才會陪家人、祈禱等。這樣的話,你永遠抽不出時間,因為這些事情對你根本不重要。要過的更充實,一定是要在最少的時間內完成最多事情嗎?每天匆忙地奔跑, 往往沒有察覺到這樣生活方式對自己的傷害;很多時候,等到受到警惕就太晚了。例如︰ 疾病突然爆發, 或是因為沒有經營婚姻而失去另外一半。我們可以怪科技的發展、怪老闆、怪經濟等等,但最後,真正的理由是否是我們害怕沒有時間,也沒有成就。我們對時間的概念是直線性,它 是個有限的資源,所以不能浪費。把時間用完,就要說再見了,一切歸零,什麼也帶不走。到頭來,快速奔跑的原因是恐懼。主耶穌的兩個比喻中都是用大自然緩慢的成長來形容天國,終點總不是零;在第一個比喻中,最後就是收穫的時期;在第二個比喻,最小的芥子成為最大的,且供應飛鳥棲息的地方。我們人的看法就是,越來越老越沒用,所以現在趕快做;相反的,主耶穌的看法是,越來越圓滿;比喻中的種子和芥子都達到了它們生存的意義。怎麼達到呢?這就是天主的力量在後面推動,是看不到的,但祂卻成就一切。讓我們倚靠信心活出每一天,因為我們可以信靠那主導一切的好天主,而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。 種下種子 為了更重要的,你有勇氣放棄次要的嗎? 全心祈禱 主耶穌,我每天活著就是要信靠祢;我已經努力了,而且我把不能做到的都放在祢的手中。阿們。 © 2015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。
聽我
1月29日(四)聖福若瑟司鐸 馬爾谷福音四21-25 耶穌又向他們說:「人拿燈來,豈是為放在斗底或床下嗎﹖不是為放在燈台上嗎﹖ 因為沒有什麼隱藏的事,不是為顯露出來的;也沒有隱密的事,不是為彰明出來的。誰若有耳聽,聽罷!」 耶穌又向他們說:「要留心你們所聽的:你們用什麼尺度量給人,也要用什麼尺度量給你們,且要多加給你們, 因為凡有的,還要給他;凡沒有的,連他所有的,也要從他奪去。」 釋經小幫手 我們愈來愈失去我們的聽力。原因或許是因為人類發明了記錄的方法︰寫作、錄音 、錄影;學生不想在上課時聽老師,他可以錄音或抄別人的筆記。 其次,社會裡有好多雜音,所以 要好好聆聽是很累的。 下班、下課後,我們躲進耳機裡,不想再聽任何人了,也不想再聽自己思考。換言之,社會很快就會變成一個沒有人在聆聽任何人的社會。一方面,我們不喜歡聆聽,另一方面,人也不喜歡太 安靜,所以一談到避靜,一般教友會怕地躲起來。在信仰生活中,只用嘴巴唸唸經是不夠的,我們更要學習聆聽︰「誰若有耳聽,聽罷!…要留心你們所聽的」,因為透過聆聽才能獲得理解。信仰基督總是一個從「我」通往「基督」的路,是透過聆聽祂,才能走向祂,不然只是在自己的小氣泡裡旋轉而已。主耶穌把祂說的話形容成「燈」;祂把燈帶到人的心裡,光照我們。然而,人可以選擇不聽,把這盞燈放在斗底,心裡自以為活在昏暗中;或者我們可以選擇好好地聽,有意識性地去聽,而且動動大腦去想這話的意思、要怎麼運用在我的生活中。一個會聆聽的人就是行走在橋樑上的人;他走出自己的小世界,走向對方,跟對方聯繫。會聆聽代表我不再封閉自己,而是開放,願意從對方所發出的聲音裡搜索到意義,看到對方的需要和善意。所以主耶穌說︰我們如果留心所聆聽的,會得到更多︰「凡有(聆聽到)的,還要給他」。 種下種子 你為什麼不會聆聽呢?太急?太累?看不起對方? 全心祈禱 主耶穌,在安靜中,我先聆聽祢;然後再去聆聽他人,去理解,去打造和平的世界。阿們。 © 2015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