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6.04 (日) 愛要捨得犧牲

天主聖三節/常年期第九主日 若望福音三16-18

聆聽聖言

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,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,使凡信祂的人不至喪亡,反而獲得永生,因為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,而是為叫世界藉著祂而獲救。
那信從祂的,不受審判;那不信的,已受了審判,因為他沒有信從天主獨生子的名字。

釋經小幫手

「望子成龍,望女成鳳」是天下父母心。這一部分出於父母對孩子們真心的愛,希望孩子能夠在社會上出人頭地,能夠過得幸福與富足。然而,期待孩子成龍成鳳背後,或許也隱藏著父母的虛榮。他們將自己未完成的夢想,套在孩子身上,期許孩子能實踐自己的理想,讓自己能夠在人前抬頭挺胸。試問,你在成長過程中有沒有被父母這樣期待過?當時你的感受如何?你是否也用一樣的模式期待你的兒女呢?然而,今天我們看到天父和一般的父母不一樣。「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,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,使凡信祂的人不至喪亡,反而獲得永生。」天父沒有要自己的獨生子耶穌高高在上,坐在天庭指揮或審判人類。相反的,祂為了世上所有的人,派遣耶穌降身成人,來到世上救贖我們。耶穌到世上,體驗到人性各種限制,受到各種誘惑,但卻用自己的生命和選擇教導我們如何活出天國的模樣。當一般的父母期待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好,有著比別人多的福利和風光時,天父卻願意讓祂的兒子為大家的好、世人的得救犧牲自己。今天,就讓天父的大方喚醒每位父母的慷慨,開始意識到培育孩子最終的目標應該不止是自家的光榮,而是要促進整體社會的善,延續天主的救恩、耶穌的使命。讓我們也學會,也教導我們的兒女不要害怕為了愛而做出犧牲。

品嚐聖言

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,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,使凡信祂的人不至喪亡,反而獲得永生。

活出聖言

今天你捨得把哪些好東西奉獻出來,為造福團體或他人?

全心祈禱

天父、耶穌,感謝祢們對人類無私的愛,因為祢們的犧牲,我們才有今天。

歡迎收聽語音檔,讓愛的聖言傳遍世界各地!

©2023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.

06.03 (六) 可貴的智慧

聖嘉錄.盧按江等殉道 德訓篇五一17-27

聆聽聖言

我的天主,我要感謝祢,頌揚祢,讚美上主的名號。當我年輕時,在出外旅行以前,我公開以祈禱來尋求智慧。我曾在聖殿前,懇求過智慧;對智慧,我要尋求到底。因為她的花,開得有如成熟的葡萄;我的心喜悅智慧。我的腳總踏在正直的路上;自我青年時,我就到處追求她。我稍微側耳傾聽,就接受了她。為我自己找到許多教訓,因了她,我得到許多利益;對那賜給我智慧的,我要光榮祂。因為我已決定,要實行智慧的事,熱心行善,我決不會蒙羞。為著她,我的靈魂曾經奮鬥過;我在遵行法律上,無微不至。我高舉我的雙手,哀哭我沒有認識她。我曾使我的心靈嚮往著她,因了純潔,我終於找到了她。

釋經小幫手

「對智慧,我要尋求到底。因為她的花,開得有如成熟的葡萄」。我們也渴望「智慧」,被她深深吸引。在科技發達,人工智慧(AI)被廣泛討論應用的現代社會,「智慧」似乎是種符號,代表著先進、多功能、易學便利、與科技連結。然而,教宗方濟各提醒我們,即便我們可在彈指之間獲取大量資訊,但這並不表示我們的智慧增長了。智慧並不是從搜尋網際網路培養出來的,也不是一堆未核實的資訊。真正的智慧必須正視現實,是從學習他人、在自然中、和現實中聆聽天主而培養的(參《眾位弟兄》通諭47,50)。「我稍微側耳傾聽,就接受了她。為我自己找到許多教訓」。智慧是一種生活的態度,需要敏於聆聽。有時我們心是滿的,習慣用自己所學的知識,熟讀遵行的規範來看待人處事,卻抗拒他人和我們理念、想法不同的作風。我們錯過與自己想法不同的人互動和對比之下,看清更大的真理的機會。今天,讓我們意識到,若我們要有更大的智慧,就不能封閉自己,只活在自己的舒適圈中。最後,智慧是由天主賞賜而來,是要祈求的;有名的撒羅滿王擔心自己能力無法治理國家,領悟智慧勝於一切,獨獨向天主要了智慧(列上三6-9)。今天,無論我們面對什麼決定,也可以去祈求聖神參與討論,來幫助我們分辨,開我們的眼看到另外的可能性,注意到更多人的需求和好處。

品嚐聖言

對智慧,我要尋求到底。因為她的花,開得有如成熟的葡萄;我心喜悅智慧。

活出聖言

在今天困難的事件上向天父求智慧,來分辨出祂的旨意。

全心祈禱

天主感謝祢的慷慨,請賜給我足夠智慧來理解祢的計畫,我願意配合祢。

歡迎收聽語音檔,讓愛的聖言傳遍世界各地!

©2023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.

06.02 (五) 活潑的信仰

聖才林及聖伯鐸殉道 馬爾谷福音十一11-26

聆聽聖言

那時候,耶穌進了耶路撒冷,到聖殿裡,周圍察看了一切,時辰已晚,遂同十二門徒出來,往伯達尼去了。第二天,他們從伯達尼出來,耶穌餓了。他從遠處望見了一棵茂盛的無花果樹,就上前去,看是否在樹上可以找到什麼;及至走到那裡,除了葉子外,什麼也沒有找著,因為還不是無花果的時節。耶穌就開口對它說:「永遠再沒有人吃你的果子了!」祂的門徒也都聽見了。他們來到耶路撒冷。耶穌一進殿院,就開始把在殿院裡的買賣人趕出去,把錢莊的桌子和賣鴿子的凳子推翻,也不許人帶著器皿由殿院裡經過,教訓他們說:「經上不是記載:『我的殿宇將稱為萬民的祈禱之所』麼?你們竟把它作成了賊窩!」司祭長和經師聽了,就設法要怎樣除掉祂,卻又害怕祂,因為全群眾對祂的教訓都驚奇不已。到了晚上,他們就出了城。早晨,他們從那裡經過時,看見那棵無花果樹連根都枯乾了。伯多祿想起來,就對耶穌說:「師傅!看,你所咒罵的無花果樹已枯乾了。」耶穌回答他們說:「你們對天主當有信德!我實在告訴你們:無論誰對這座山說:起來,投到海裡去!他心裡若不懷疑,反相信他說的必成就,就必給他成就。因此,我告訴你們:你們祈禱,不論求什麼,祇要你們相信必得,必給你們成就。當你們立著祈禱時,若你們有什麼怨人的事,就寬恕罷!好叫你們在天之父,也寬恕你們的過犯。」

釋經小幫手

今天的福音敘述耶穌少見的面向。耶穌在路程中餓了,想在一顆無花果樹上摘幾顆果子吃,卻無奈發現那棵樹除了葉子以外,一顆果子都沒有。這時,平時寬容仁慈的耶穌就破例地咒罵了那顆樹,說:「永遠再沒有人吃你的果子了!」果然,那天晚上,無花果樹便枯乾了。福音中無花果樹象徵拒絕耶穌的猶太人。耶穌在他們當中宣講天主愛和正義的國時,他們卻把心封閉,不願意接受。結果,他們雖有隆重的宗教禮儀、嚴謹的法規等,生命卻結不出造福大家的果實。今天,讓我們反省,我們的信仰生活是否也像不結果的無花果?基督徒自領洗便接受了信仰的禮物,成為天主的聖殿。但很多教友,尤其是那些來自教友家庭從小領洗的教友,反而不珍惜信仰的禮物,沒有意識到信仰是需要不斷深入的。很多教友缺乏靈修,以為多年前上過慕道班或主日學、或參加教堂的青年會或某些善會,就代表自己有信仰了。然而,今天我們生命是否結出耶穌要的果實將是耶穌評估我們信德的標準。如果我們聲稱自己是基督徒,卻輕視對天主的基本承諾,如:參與主日彌撒、定期祈禱、培養靈修生活,請注意!如果我們無視耶穌愛人的命令,粗魯地對待他人,請注意!這樣的信仰如福音中的無花果樹:看起來茂盛,但沒有價值,甚至會破壞教會裡面的和諧,也會給非教友展示不好的見證;是天國的敵人,是該被詛咒的!

品嚐聖言

耶穌開口對不結果的無花果樹說:「永遠再沒有人吃你的果子了!」

活出聖言

你今天可以在生命中做哪些具體的改變,讓信仰的果實在你生命中更突顯?

全心祈禱

天主,請您教導我走出舒適圈,活出活潑一致的信仰,成為福音有利的見證。

歡迎收聽語音檔,讓愛的聖言傳遍世界各地!

©2023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.

06.01 (四) 被耶穌訓練

我們的主耶穌基督/永恆的大司祭 瑪竇福音廿六36-42

聆聽聖言

隨後,耶穌同他們來到一個名叫革責瑪尼的莊園裡,便對門徒說:「你們坐在這裡,等我到那邊去祈禱。」遂帶了伯多祿和載伯德的兩個兒子同去,開始憂悶恐怖起來,遂對他們說:「我的心靈憂悶得要死,你們留在這裡同我一起醒寤罷!」衪稍微前行,就俯首至地祈禱說:「我父!若是可能,就讓這杯離開我罷!但不要照我,而要照祢所願意的。」衪來到門徒那裡,見他們睡著了,便對伯多祿說:「你們竟不能同我醒寤一個時辰嗎?醒寤祈禱罷!免陷於誘惑;心神固然切願,但肉體卻軟弱。」衪第二次再去祈禱說:「我父!如果這杯不能離去,非要我喝不可,就成就祢的意願罷!」衪又回來,見他們仍然睡著,因為他們的眼睛很是沈重。衪再離開他們,第三次去祈禱,又說了同樣的話。然後回到門徒那裡,對他們說:「你們睡下去罷!休息罷!看,時候到了,人子就要被交於罪人手裡。起來,我們去罷!看,那出賣我的已來近了。」

釋經小幫手

在生活中,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。有遠見的人,便會未雨綢繆,裝備自己去用最好的狀態面對這些挑戰,甚至也盡可能避開不必要的痛苦。然而有很多人,明明問題就在眼前,卻像門徒一樣「睡著」了,也就是說,他們選擇麻木自己,不要面對,又或者他們太小看眼前的挑戰,掉以輕心。你比較像哪一種人呢?今天,福音中,在面對即將來到的困難,耶穌是清醒的。祂提醒門徒:「醒寤祈禱罷!免陷於誘惑;心神固然切願,但肉體卻軟弱。」即便在最痛苦的時刻,耶穌仍然扮演著師傅的角色,提點並引導祂的門徒。很可惜的是,門徒們那時卻沒有領悟祂的教導。然而,福音中耶穌自己如何面對苦難,卻成為值得我們效法的榜樣。面對祂生命最大的苦難,耶穌可以計劃逃難、或召集許多人和祂一起作戰,但祂卻沒有,反而選擇了祈禱。耶穌要教導我們,與其用人的方法面對,不如先和天主連接,讓天主告訴我們這些苦難在祂的計劃中,到底有什麼用意。在祈禱中,耶穌和天父分享祂所有的感受,如:恐懼、悲傷、焦慮、不安、不捨等,但也給天父機會回應祂、安慰祂、繼續邀請祂完成自己該做的事情。耶穌沒有逃避,反而和天父一起面對困難,因此,祂在祈禱以後,獲得新的力量往前走。今天,如果你因為生活的挑戰感到無力前進,也許你缺少的,就是在祈禱中再次發現你繼續努力的意義。

品嚐聖言

醒寤祈禱罷!免陷於誘惑;心神固然切願,但肉體卻軟弱。

活出聖言

祈禱時,除了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分享給天主,也要透過聖言聆聽祂的回應。

全心祈禱

耶穌,請您給我一顆開放的心,願意向您學習,在困難中尋求天主的旨意。

歡迎收聽語音檔,讓愛的聖言傳遍世界各地!

©2023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