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.01 (六) 成為孩子

里修.聖師德蘭貞女 瑪竇福音十八1-4 聆聽聖言 在那時刻,門徒來到耶穌跟前說:「在天國裏究竟誰是最大的?」 耶穌就叫一個小孩子來,使他站在他們中間,說: 「我實在告訴你們:你們若不變成如同小孩子一樣,決不能進天國。所以,誰若自謙自卑如同這一個小孩,這人就是天國中最大的。無論誰因我的名字,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,就是收留我。」 釋經小幫手 你渴望能進入天國嗎?感謝耶穌很直接地告訴我們進天國的必要條件:「你們若不變成如同小孩子一樣,決不能進天國。」原來進入天國最重要的條件不是奉獻多少金錢、參與教會多少服事工作、讀了多少聖經神學、做了多少刻苦靈修、唸了多少祈禱經文,而是單純地成為孩子。成為孩子就是接受天主的愛與照顧,吸吮聖言的醇奶,受委屈時哭著跑向天主尋求安慰,完全信賴地不掩飾自己的情緒。孩子的需要很簡單、也容易滿足;孩子不算計他人,也不會擔憂明天的事,開心地活在當下,憑著天性自由地探索。聖女小德蘭從聖言中領悟,耶穌的臂膀就是帶她直升天堂的電梯,她告訴自己:「天主不會要求我做做不到的事情,因此無論我有多渺小,我還是能成為聖人的」;她又自述:「為了愛我的緣故,耶穌變成軟弱、渺小的嬰孩。祂的軟弱、祂的渺小使我成為堅強的人。」當我們以孩子般的友誼彼此相愛,去善待一位麻煩的人物,或是去接納、陪伴團體中行為不夠成熟的人,或是去幫助貧困軟弱的親友、同事,或是關懷我們的服務對象或陌生人時,我們就是對耶穌表達孩子般單純的愛,實踐耶穌的教導:「無論誰因我的名字,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,就是收留我。」讓我們一起用小小的愛德行動來建立天主愛的國度吧! 品嚐聖言 察覺自己擁有的孩子特質,並默想變成如同小孩子一樣,才能進天國。 活出聖言 以耐心去接納、陪伴身旁的小孩子或不成熟的大人。 全心祈禱 耶穌,請保守我在複雜不公義的環境中,仍保有孩子般的良善純潔。阿們。 歡迎收聽語音檔,讓愛的聖言傳遍世界各地! ©2022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.

09.30 (五) 通曉聖經

聖師業樂司鐸 弟茂德後書三14-17 聆聽聖言 親愛的弟兄:你要堅持你所學所信的事,你知道你是由誰學來的。你自幼便通曉了《聖經》,這《聖經》能使你憑著那在基督耶穌內的信德,獲得得救的智慧。 凡受天主默感所寫的《聖經》,為教訓、為督責、為矯正、為教導人學正義,都是有益的,好使天主的人成全,適於行各種善工。 釋經小幫手 「你自幼便通曉了《聖經》,這《聖經》能使你憑著那在基督耶穌內的信德,獲得得救的智慧。」聽到聖保祿用這樣的話語形容年輕的弟茂德,你心中會想到什麽呢?也許我們從小也是教友,雖然很多經都會背,但對聖經卻很陌生。也許你會記得小時候家裏也有一本聖經,或自己在受洗時收到一本聖經為禮物。可惜,這本聖經卻擺在櫃子中纍積灰塵,從來沒有被好好翻過。或許,我們很多時候看到厚厚的一本聖經就不知道哪裏開始看,或翻了幾頁聖經卻看不明白便放棄不看了。若你知道聖經寫的都是天主的話,裏面收藏著通往永生、讓我們心靈富裕的秘密,你一定不會這麽輕易放棄去認識聖經,反而會積極的去研究它。今天,聖保祿說聖經記載的内容,為教訓、為督責、為矯正、為教導人學正義,都是有益的,能幫助一個人成全。我們都渴望成爲成全的人,渴望有智慧面對生活中各種挑戰、複雜的人際關係、並活出最真實的自己,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最大,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。透過認識聖言,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,但是並不是因爲聖言有魔法,而是因爲透過祈禱聖言,我們真正的認識愛我們的天主,和祂建立關係,並讓祂教導我們用祂的眼光看一切。當我們學習透過信德的眼光看穿世界很多局限人心的標準和架構,我們便可以選擇超越、跳脫它們,並活在天主的眼光下,做天主自由、善良和正直的孩子。 品嚐聖言 這《聖經》能使你憑著那在基督耶穌內的信德,獲得得救的智慧。 活出聖言 每天勤看聖經,反省每段聖言中向你展現的天主是怎麽樣的主。 全心祈禱 天主,謝謝祢透過聖言讓我們能認識祢,也認識祢對我們的愛!阿們。 歡迎收聽語音檔,讓愛的聖言傳遍世界各地! ©2022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.

09.29 (四) 耶穌伯樂

聖彌格、聖佳播、聖來福總領天使 若望福音一47-51 聆聽聖言 那時候,耶穌看見納塔乃耳向自己走來,就指著他說:「看!這確是一個以色列人,在他內毫無詭詐。」 納塔乃耳給祂說:「你從那裏認識我呢?」 耶穌回答說:「斐理伯叫你以前,當你還在無花果樹下時,我就看見了你。」 納塔乃耳回答說:「辣彼,祢是天主子,祢是以色列的君王。」 耶穌遂說道:「因為我向你說:我看見了你在無花果樹下,你就信了嗎?你要看見比這更大的事!」又向他說:「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:你們要看見天開,天主的天使在人子身上,上去下來。」 釋經小幫手 古人說:「世有伯樂,然後有千里馬。千里馬常有,而伯樂不常有」(韓愈)。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,需要被人接納、理解、欣賞,但常常感嘆懷才不遇。求學時的師長、人生的伴侶、職場的主管,有誰曾是你生命的伯樂呢?納塔乃耳雖然質疑過耶穌,但耶穌卻毫不猶豫地肯定他:「看!這確是一個以色列人,在他內毫無詭詐。」你是否相信耶穌正用祂注視納塔乃耳的目光看著你,要介紹你給眾聖人天使呢?我們也可以像納塔乃耳一樣問耶穌:「祢從那裏認識我呢?」耶穌知道我們的一切,但若不來到祂面前,與祂對話,我們要如何明白祂所認識、理解的我們?當我們感到不受重視、被人誤解時,也需要一點近距離、面對面的勇氣,心平氣和地詢問對方:「你從那裏認識我呢?」如果對方的答案令你沮喪難過,不要灰心,因為耶穌看人心,祂可以指出每一個人最純真的一面,祂可以引導我們找到最真實的自己—「因為我向你說:我看見了你在無花果樹下,你就信了嗎?你要看見比這更大的事!」我們不妨常常問自己的信仰停留在何處,是滿足於祂賜給我們的平安、喜樂、幸福感中?還是臣服於祂所行的神蹟奇能之下?還是渴望與祂更密切的關係?耶穌希望我們不只稱祂為主,朝拜祂,祂更希望我們與祂一起承擔司祭、君王與先知的職務,做天主的大事業,並允諾我們會目睹天國臨於人間,分享祂的生命。 品嚐聖言 默想耶穌用祂注視納塔乃耳的目光看著你,肯定你的價值與身分。 活出聖言 靜心問耶穌「祢從那裏認識我呢?」並細心聆聽祂的回應。 全心祈禱 親愛的主耶穌,感謝祢欣賞、理解我,並召叫我分享祢的生命。阿們。 歡迎收聽語音檔,讓愛的聖言傳遍世界各地! ©2022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.

09.28 (三) 來,跟隨我!

聖文才司鐸 路加福音九57-62 聆聽聖言 耶穌和祂的門徒正走的時侯,在路上有一個人對耶穌說:「祢不論往那裏去,我要跟隨祢。」 耶穌給他說:「狐狸有穴,天上的飛鳥有巢;但是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。」 又對另一人說:「你跟隨我罷!」 那人卻說:「主,請許我先去埋葬我的父親。」 耶穌給他說:「任憑死人去埋葬自己的死人罷!至於你,你要去宣揚天主的國。」 又有一個人說:「主,我要跟隨你,但是請許我先告別我的家人。」 耶穌對他說:「手扶著犁而往後看的,不適於天主的國。」 釋經小幫手 很多人可能不喜歡今天的福音,因為耶穌說的話似乎很苛薄、少了溫度,竟然說出「任憑死人去埋葬自己的死人」、「手扶著犁而往後看的,不適於天主的國」這些話,似乎要跟隨耶穌,連埋葬自己的親人、跟親人告別都必須放棄。然而,今天耶穌要強調的重點不是這些,而是我們是否把天主的國放在第一位、我們是否真心地想要跟隨祂。耶穌看到很多人都表達想要跟隨祂的渴望,但每當遇到誘惑、困難、衝突時,就變得猶豫不決,最後屈服於人性的軟弱。比方說,我想要每天建立祈禱的習慣,但是我沒辦法抽出時間;我想要分享福音給我的家人,但是他們不是教友,我怕他們拒絕我;我想要在教堂內建立團體,但是沒有人跟我一起,我就放棄;或是我想要回應耶穌的召叫,到其他國家傳福音,但是我的語言能力不夠好、我怕離開我的舒適圈……等等。「我想要……但是……」這個句子真的阻擋了許多人真正成為耶穌的使徒。耶穌今天表達出祂很深刻的渴望—渴望我們把天主的國度看成是最重要的、把祂「去使萬民成為門徒」的命令真的當作一回事,因為我們的世界、社會很需要我們把耶穌的話語和生命傳遞給他們。耶穌渴望我們的眼光不只是專注於自己和身旁的人事物,而是能像祂一樣看到更大、更遠—看到在身心靈受苦、飢餓、貧窮的人。耶穌真的很需要我們,我們是否願意回應祂呢? 品嚐聖言 默想耶穌為了天國而奔波努力:「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。」 活出聖言 在祈禱中問問耶穌:「祢今天想要我如何跟隨祢呢?」 全心祈禱 主耶穌,我願意真心的追隨祢,祈求祢給我恩寵面對誘惑及困難。阿們。 歡迎收聽語音檔,讓愛的聖言傳遍世界各地! ©2022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