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30日(二)羅馬教會初期殉道烈士 瑪竇福音八23-27 耶穌上了船,他的門徒跟隨著祂。 忽然,海裏起了大震盪,以致那船為浪所掩蓋,耶穌卻睡著了。 他們遂前來喚醒祂說:「主! 救命啊! 我們要喪亡了。 」 耶穌對他們說:「小信德的人啊!你們為什麼膽怯﹖」就起來叱責風和海,遂大為平靜。 那些人驚訝說:「這是怎樣的一個人呢﹖竟連風和海也聽從祂!」 釋經小幫手 不是每個人生下來就心存疑心,但若是一次又一次被騙,那原有的信心或許也會消失。而且現在的社會有不少賺錢的詭計,一下子是打電話騙錢,一下子是各種網路傳銷陷阱,人是應該有適當的疑心為了讓自己不上當。人若是一生過得很順利,自信心自然會比較強,面對問題也有一定的解決辦法。還有年紀越輕,疑心也比較少,年紀大了以後,經歷了各種挫敗以後,疑心也比較重,先生的話也懷疑,親友的好意也會懷疑。雖然我們應該有適當的疑心,學會保護自己,但希望我們不會變成優柔寡斷的人,走一步退兩步。美國畫家Walter Anderson說︰「信任別人,讓人感到很脆弱,但很矛盾的是,若我不能相信他,我也感受不到喜悅,我找不到愛。」信任是你的選擇,你可以選擇相信他-例如︰你的先生、孩子、父母等,而無論他對你說什麼,你或許會起疑心,但最後的底線還是相信他。這樣,你和他的關係就會很和平,很快樂,而不是他走的每一步,你都會去質疑。對耶穌,我們也是要選擇信任。福音中的門徒們在面對風浪的時候,起了疑心,害怕風浪會把他們淹沒,但他們最後還是相信耶穌,去求祂。祂立刻答覆也好,祂似乎沒有答覆也好,我們還是信任,還是繼續求,繼續等待。而且在等待的時候,我們不會被淹沒,這就是奇蹟了。有時候,我們會發現自己有能力平息風浪,這也是奇蹟,是耶穌答覆了我們的祈禱。 種下種子 我對我所在乎的人有足夠的信任嗎? 全心祈禱 主耶穌,我要更多的信任祢,更多的等待祢。阿們。 © 2015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。
Monthly Archives: June 2015
居無定所
6月29日(一)聖伯鐸及聖保祿宗徒(本日) 瑪竇福音八18-22 耶穌看見許多群眾圍著自己,就吩咐往對岸去。 (1)有一位經師前來,對祂說:「師傅,你不論往那裏去,我要跟隨你。」 耶穌給他說:「狐狸有穴,天上的飛鳥有巢,但是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。」 (2)門徒中有一個對祂說:「主,請許我先去埋葬我的父親。 」耶穌對他說:「你跟隨我罷! 任憑死人去埋葬他們的死人!」 釋經小幫手 教宗方濟各曾說︰「當基督徒很順利地過生活,一切都很美好,那就有問題了。因為這指出他就是『世俗精神』的好友。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誘惑。」今天,福音挑戰我們說︰你真的在跟隨耶穌嗎?祂邀請你分享祂的十字架,你願意嗎?很多時候,我們用「世俗精神」來跟隨耶穌,那就是說,事情順利的時候,我們就快樂;但當事情不順心時,就會懷疑耶穌、不去彌撒、放棄祈禱等等。我們只想當快樂、輕鬆的基督徒,不想跟著師傅一樣作喜樂、背負苦架的基督徒。對於那些主動上前要跟隨的人,耶穌提醒說︰「狐狸有穴,天上的飛鳥有巢,但是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」,意思是跟隨者不會有安定的日子。每當我們覺得自己已經克服了某種挑戰,新的考驗會出現,使得人總有一種學徒的心;我們學,還是發現自己有好多還是不懂的。這是因為在靈性的生活中,主人是天主,而祂總是在帶領我們突破劃下的界線。對於那些想腳踏兩隻船的人-又想擁有世俗的享樂,又想享有天主的恩寵-耶穌真心呼籲說︰「你跟隨我罷! 任憑死人去埋葬他們的死人!」世俗的享樂就像死人一樣,沒有生命,也沒有未來,而我們下定決心放棄一切來跟隨那生命之源。其實,在心深處,我們早已知道耶穌在召喚我們,問題是,有沒有勇氣回應呢?讓主耶穌今天來靠近我們,在我們的耳邊輕喚︰「你跟隨我罷! 」 種下種子 耶穌怎麼邀請你跟隨祂呢? 全心祈禱 主,祢要往哪裡走,我也跟祢走。祢才是我所愛的。阿們。 © 2015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。
耶穌的團體
6月28日(日)聖伯鐸及聖保祿宗徒/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瑪竇福音十六13-19 耶穌來到了裴理伯的凱撒勒雅境內,就問門徒說:「人們說人子是誰?」 他們說:「有人說是洗者若翰;有人說是厄里亞;也有人說是耶肋米亞,或先知中的一位。」 耶穌對他們說:「你們說我是誰?」 西滿伯多祿回答說:「你是默西亞,永生天主之子。」 耶穌回答他說:「約納的兒子西滿,你是有福的,因為不是肉和血啟示了你,而是我在天之父。 我再給你說:你是伯多祿(磐石),在這磐石上,我要建立我的教會,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。 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: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,在天上也要被束縛;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,在天上也要被釋放。」 釋經小幫手 今天,普世教會慶祝聖伯鐸及聖保祿宗徒的瞻禮。這兩位可說是教會的柱子,是主耶穌的左右手。耶穌為何那麼信任他們呢?一個是沒有受過教育的漁夫,但是手中卻掌管天國的鑰匙-他就是伯鐸(伯多祿)。另外一位-聖保祿-是極不同於伯多祿,是集所有優越與光環於一身的人。他和當時一些猶太經師一樣,以梅瑟五書為淨配,守貞不娶,把自己完全奉獻給上主,在熱忱中曾迫害過耶穌的教會。個性不同的他們卻有一個主要的共通點,那就是,他們勤奮地尋找真理。教宗方濟各說︰「那找尋真理的人會成為謙虛的人,因為他們體會到真理難找,特別是當你單獨找尋它。真理應是與他人並肩尋覓的,且在團體中現出真面目。偽造真相使人被隔離,使團體分裂;相反的,一起找尋真理使人團結為一,使人看到彼此,而且當我們看到真理,便會歡喜,而自己也會成為一個更好的弟兄,更好的姊妹。」聖伯鐸及聖保祿為何能讓各種不同種族、文化、語言、年齡背景的人合成一個教會呢?莫非他們是一同與團體找尋真理。在發生衝突時,他們願意放下自己的想法,彼此聆聽,一起尋求天主的旨意。他們領悟到真理比他們大得多,比他們重要得多,所以也成為了謙虛的僕人。讓我們也學習他們二位宗徒,成為找尋真理的人,作謙卑的聆聽者,作合一的力量。這樣,我們的家庭、堂區、修會也都能成為主耶穌喜歡的團體。 種下種子 你願意放下自己,一同與團體/家庭找尋天主的真理嗎? 全心祈禱 主,求祢幫助今日的教會,使我們成為合一的專家。阿們。 © 2015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。
主請來
6月27日(六)聖師亞力山大.啟祿主教 瑪竇福音八5-17 耶穌進了葛法翁, 有一位百夫長來到祂跟前, 求祂說: 「主! 我的僕人癱瘓了;躺在家裏;疼痛得很厲害。 」 耶穌對他說:「我去治好他。」 (1)百夫長答說:「主! 我不堪當你到舍下來, 你只要說一句話,我的僕人就會好的。 因為我雖是屬人權下的人,但是我也有士兵屬我權下;我對這個說:你去,他就去;對另一個說:你來,他就來;對我的奴僕說:你作這個,他就作。 」 耶穌聽了,非常詑異, 就對跟隨的人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們:在以色列我從未遇見過一個人,有這樣大的信心。 我給你們說:將有許多人從東方和西方來, 同亞巴郎、依撒格和雅各伯在天國裏一起坐席; 本國的子民,反要被驅逐到外邊黑暗裏;那裏要有哀號和切齒。」 耶穌遂對百夫長說:「你回去,就照你所信的,給你成就吧!」僕人就在那時痊癒了。 耶穌來到伯多祿家裏, 看見伯多祿的岳母躺著發燒,就摸了她的手,熱症就從她身上退了。 她便起來伺候祂。到了晚上,人們給祂送來了許多附魔的人, 祂一句話就驅逐了惡神;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。這樣,就應驗了那藉依撒依亞先知所說的話:『祂承受我們的脆弱,擔荷了我們的疾病。』 釋經小幫手 我們在彌撒中每次都重複說百夫長的話(1)。為什麼呢?首先,在何等偉大的聖事前,我們要承認自己的卑微︰「主,我當不起…」。天主教教理1386指示︰「面對著如此偉大的聖事,信徒只可懷著一分熾熱的信德,謙虛地重複百夫長的話說:『主,我當不起祢我心裡來,只要祢說一句話,我的靈魂就會痊癒』。在金口聖若望的神聖禮儀(彌撒)中,信友以同樣的心神祈求:『啊,天主子,讓我今天在祢奧妙的晚餐中,與祢共融吧。我不會向祢的仇敵揭示那奧秘,也不會像猶達斯那樣親吻祢。但是,會像那好強盜一樣,向祢呼喚:耶穌,當祢進入祢的國時,請紀念我』」。除了要意識到自己的謙卑,也要對耶穌啟發信心,這就是祈禱文後半段的意思,「只要祢說一句話,我的靈魂就會痊癒」。就如福音中的百夫長認出耶穌的德能,即耶穌不用到他的家裡,就能從遠距離,命令疾病離開僕人,我們也要對耶穌有同樣的信心。無論我們的身心靈有怎麼樣的疾病,是貪心、是墮落、是癌症、是自私、是恐懼…我們相信主有能力醫治我,因為祂就要住在我裡面,做我生命的主人。其實,在領聖體前,我們要多多省察自己,而若是有犯罪的意識,就當找神父辦和好聖事,領受主的寬恕。和好聖事是最妥當的準備,所以讓我們積極地領受耶穌託付給教會的各種恩寵,使信仰生活更活潑,更充滿主的生命與愛。 種下種子 今天是否可以去參加彌撒呢? 全心祈禱 主耶穌,我真的當不起祢來到我裡面,但我要用懺悔和感謝的心來淨化自己,是我能認出祢就是主。阿們。 © 2015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