寬恕

3月10日(二)   瑪竇福音十八21-35 那時,伯多祿前來對耶穌說:「主啊! 若我的弟兄得罪了我, 我該寬恕他多少次?直到七次嗎?」 耶穌對他說:「我不對你說: 直到七次,而是到七十個七次。 為此天國好比一個君王,要同他的僕人算賬。 他開始算賬的時候, 給他送來了一個欠他一萬「塔冷通」的,因他沒有可還的,主人就下令,要他把自己和妻子兒女,以及他所有的一切,都變賣來還債。 那僕人就俯伏在地叩拜他說:主啊! 容忍我吧! 一切我都要還給你。 那僕人的主人就動心把他釋放了,並且也赦免了他的債。 那僕人正出去時,遇見一個欠他一百「德納」的同伴,他就抓住他,扼住他的喉嚨說:還你欠的債! 他的同伴就俯伏在地哀求他說:容忍我吧! 我必還給你。 可是他不願意,且把他下在監裏,直到他還清了欠債。 他的同伴看見所發生的事,非常悲憤,遂去把所發生的一切告訴了主人。 於是主人把那僕人叫來,對他說:惡僕! 因為你哀求了我,我赦免了你那一切的債; 難道你不該憐憫你的同伴,如同我憐憫了你一樣嗎! 他的主人大怒,遂把他交給刑役,直到他還清所欠的一切。 如果你們不各自從心裏寬恕自己的弟兄,我的天父也要這樣對待你們。」 釋經小幫手 伯多祿的問題也是我們常會遇到的情形,因為人太容易被得罪,但也很容易得罪別人。耶穌設了這的比喻,就是要伯多祿把自己放在那欠一萬「塔冷通」的僕人之位子上。這位僕人為何那麼傻?主人竟然赦免了他所有的債,為何要惹麻煩呢?他為了一些小錢,就是一百「德納」而毀了自己。這太不合理了,實在是愚拙之極。主耶穌就是要伯多祿和我們大家看到,不寬恕別人是多麼愚蠢的事情。然而,我們就是被情感束縛住,無法心胸寬大地對那人說︰「我寬恕你」,很難再跟他微笑,當成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。這時候,讓我們記得主耶穌的故事,記得我們就是那欠很多錢的僕人,就是記得我也是罪人,而且我的罪(債)比那得罪我的人大好幾倍。而且我還要跟主人和其他在場的僕人交代,就是跟天主交代,就是要跟天上的聖人們和天使交代。若我不寬恕那得罪我的人,我就是毀了自己,不單單是心情變得很差,而是失去了永恆的賞報。其實,我們每個人的罪是無數的大;靠自己的努力和善工,我們是無法做補償,只有靠天主的無限仁慈,才得以被赦免,成為被寬恕的義人。這就是受洗人的狀態,靠著主的仁慈,我們成為義子。因此,我們的行為也要合乎義子的身分,即寬恕他人如同自己被寬恕一樣。讓我們寬恕,讓我們減輕他人的重擔,即使他沒有開口求我,因為我想一直被主寬恕,一直活在天主的仁愛內。 種下種子 我覺得寬恕是必要的嗎? 全心祈禱 祢付出極大的代價寬恕了我,我還有什麼藉口呢?阿們。 © 2015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。

不分界線

3月9日(一)聖方佳修女   路加福音四24-30 耶穌來到了納匝肋…會堂裡對民眾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們:沒有一個先知在本鄉受悅納的。 我據實告訴你們:在厄里亞時代,天閉塞了三年零六個月,遍地起了大飢荒,在以色列原有許多寡婦,厄里亞並沒有被派到她們中一個那裡去,而只到了漆冬匝爾法特的一個寡婦那裡。 在厄里叟先知時代,在以色列有許多癩病人,他們中沒有一個得潔淨的,只有敘利亞的納阿曼。」 在會堂中聽見這話的人,都忿怒填胸,起來把祂趕出城外,領祂到了山崖上,──他們的城是建在山上的──要把祂推下去。 祂卻由他們中間過去走了。 釋經小幫手 當別人的孩子考高分,而你的孩子卻只得到普普通通的成績,你會怎麼樣?當別人得獎,而自己的功勞卻被遺忘,你會怎麼樣?當別人被治癒,但自己的病卻惡化,你會怎麼樣?甘地曾說︰「那位稱天主為朋友的,也要稱全世界為家人」 ,意思是說我們要有博愛的心,就如天主愛每一個人一樣。如果我們開始分︰這是我的,那是你的;那我們不屬於彼此,而是劃分邊界,把天主的心分割成碎片。在福音中,主耶穌首次回到本鄉去,當祂宣佈福音的時候,說天主不分國籍地把救恩賜予所有渴望得救的人(參路四18-19)。住在納匝肋的猶太人憤怒地要把耶穌推下山。他們不願意相信,也不願意聽。然而,主耶穌並不是憑空宣佈天主無私的心、不顧情面的做法;在猶太人的歷史已經有兩個著名的故事,就是漆冬的寡婦和敘利亞人納阿曼,以色列人的老敵人。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,請不要認為我們每次去彌撒,天主就得保佑我;我為教堂服務,天主就會幫我的孩子上好學校。我們不能,也不該賄賂天主,反而要因為感激祂、真心榮耀祂而去彌撒,而服務教會。所以無論是誰的孩子成績比較好,讓我們用真心的喜樂去感謝;若是我最不喜歡的人中了樂透,讓我也學習真心為他開心。天主為父,就是要天下為公。 種下種子 你今天能意識到自己是人類大家庭的一份子嗎?為那些在受苦中的人祈禱,為那些在幸福中的人感恩。 全心祈禱 主耶穌,請幫助我也學習把每一個人看成是我的親人,讓每個人都活出天主子女的尊嚴和幸福。阿們。 © 2015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