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4日(五)聖撒柏‧麥祿福司鐸 瑪竇福音十三18-23 耶穌對門徒們說︰「那麼,你們聽這撒種的比喻吧! (1)凡聽天國的話,而不了解的,那惡者就來把撒在他心裏的奪去;這是指那撒在路旁的。 (2)那撒在石頭地裏的,即是指人聽了話,立刻高興接受;但在心裏沒有根,不能持久,一旦為這話發生了艱難和迫害,就立刻跌倒了。 (3)那撒在荊棘中的,即是指人聽了話,卻有世俗的焦慮和財富的迷惑,把話蒙往了,結不出果實。 那撒在好地裏的,即是指那聽了話而了解的人,他當然結實,有結一百倍的,有結六十倍的,有結三十倍的。」 釋經小幫手 主耶穌不但給我們講撒種的比喻(瑪竇福音十三1-9),也很有耐心地給我們解釋(今天的福音)。有些基督徒覺得福音或聖經太難,不想看,也不想辦法去懂;他們就是把聖言看成是信仰的選擇之一,可有可無。然而,教宗本篤十六說︰「教會和教宗最高和基本優先責任,就是帶領人們到天主那裡,而祂就是在聖經裡說話的天主。」本篤十六在《上主的話》宗座勸諭寫道︰「在一個常把天主視為可有可無或不必要的世界裏,我們與伯多祿一起承認惟獨祂有『永生的話』(若6:68)。 沒有一件比這更重要的事:讓現代人能再與天主相遇;這天主向我們說話並傳遞祂的愛,好讓我們能有更豐富的生命(參若10:10)。」因此,讓我們重新注意到主耶穌對我們基督徒的要求,就是要成為接受天主聖言的好土壤。什麼阻礙你領受聖言呢?你一看到聖經就想睡覺嗎?那或許你就像耶穌比喻中的小途徑,小鳥很快地飛過來,把任何想看聖經的善念都吃掉了(1)。如果你看聖言時,很感動,但卻沒有力量去行動,那你裡面有太多石頭了,太多的自我,所以沒有全心開放給聖言(2)。若是你聽了,還是有好多疑惑,那你裡面還是沒有準備好接受天主的恩賜(3)。但重點不是我們是怎麼樣的土壤,而是天主都耐心地撒下聖言的種子,每天都有,每台彌撒都有。讓我們珍惜這來自天上的大禮物,雖然是看似小小的種子而已,但每天思念,每天用愛去實行,這種子會長大且結出豐碩的果實。 種下種子 你要怎麼養成讀聖言的好習慣呢? 全心祈禱 主耶穌,為有祢有永生的話,我們要去投奔誰呢?。阿們。 2015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。
Daily Archives: 2015 年 07 月 23 日
健康的心靈
7月23日(四)聖碧瑾修女 瑪竇福音十三10-17 門徒們前來對祂說:「為什麼你用比喻對他們講話﹖」 耶穌回答他們說:「因為天國的奧妙,是給你們知道,並不是給他們知道。 因為凡有的,還要給他,使他富足;但是沒有的,連他所有的,也要由他奪去。 為此,我用比喻對他們講話,是因為他們看,卻看不見;聽,卻聽不見,也不了解; 這樣為他們正應驗了依撒依亞先知的預言說:『你們聽是聽,但不了解;看是看,但不明白, 因為這百姓的心遲鈍了,耳朵難以聽見,他們閉了眼睛,免得眼睛看見,耳朵聽見,心裏了解而轉變,而要我醫好他們。』 但你們的眼睛有福,因為看得見,你們的耳朵有福,因為聽得見。 我實在告訴你們:有許多先知和義人,想看你們所看見的,而沒有看到;想聽你們所聽到的,而沒有聽到。」 釋經小幫手 是否有這樣的感受呢?越跟你的先生或太太相處,越覺得他/她變了,不像你曾經認識的人?是否跟你與孩子相處的時候,或是孩子與父母親相處時,覺得對方是熟悉的陌生人?很多父母親想把最好的給孩子,結果卻是家只是一棟幾千萬房子,但缺乏溫暖和溝通的家。多少夫婦希望有幸福的婚姻,卻每天都忙得焦頭爛額,往往是一大早就得離開家門,直到晚上七八點才能回到家。彼此沒有實質的陪伴,沒有快樂的互動,這樣的關係能維持多久呢?你能想到最後一次,跟另一半/孩子/父母分享快樂時光是什麼時候嗎?難怪對方變成了熟悉的陌生人,而對方說什麼,我們也聽不進去,就是「看,卻看不見;聽,卻聽不見,也不了解」。耶穌解釋這樣的人的問題是,他們的心是遲鈍的,就是沒有辦法轉變,去聆聽耶穌,去了解祂和別人。無論是跟天主的關係也好,跟家人的關係也好,讓我們天天照顧自己的心,絕對不允許偏見、判斷、憤怒、悲觀等停留在內,造成粗心、心的彈性降低等的毛病。人的心臟要保持健康,精神上的心靈更是要照顧好,不要讓自己有精神上的心肌梗塞。主耶穌希望我們在人世間過快樂的生活,如同門徒一樣,擁有有福的眼睛和耳朵,且能在另外一半或在家人身上,看得見天主國的奧妙。看不到,就代表心是遲鈍的。那就立刻尋找幫助,找適當的,有靈修經驗的人聊聊。不要一輩子讓自己看不到,也聽不見身邊的奇蹟。 種下種子 你的眼睛看得見,耳朵聽得見,耶穌安排在你身邊的幸福嗎? 全心祈禱 主耶穌,今天我聽得見祢對我的要求,我要真的讓自己的心靈健康起來。求祢幫助我,我也要幫助自己。阿們。 2015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