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6日(三) 路加福音七18-23 若翰的門徒把這一切報告給若翰,若翰便叫了自己的兩個門徒來,打發他們到主那裡去說:「你就是要來的那位,或者我們還要等候另一位?」 二人來到耶穌跟前說:「洗者若翰派我們來問你:你就是要來的那位或者我們還要等候另一位?」 正在那時刻,衪治好了許多患有病痛和疾苦的,並附有惡魔的人,又恩賜許多瞎子看見。 衪便回答說:「你們去! 把你們所見所聞的報告給若翰:瞎子看見,瘸子行走,癩病人潔淨,聾子聽見,死人復活,貧窮人聽到喜訊。 凡不因我而絆倒的,是有福的。」 釋經小幫手 在監獄裡的洗者若翰,聽到耶穌行了許多驚人的事蹟,甚至使死人復活起來,所以派門徒去問耶穌︰「你就是要來的那位,或者我們還要等候另一位?」若翰看到別人都領受了耶穌的助佑,自己卻孤獨在受苦,心中難免會懷疑︰「默西亞真的來臨了嗎?那他為何不救救我呢?難道我不重要嗎?難道我為祂作證,祂不會報答我嗎?」其實,我們都會有這樣的心情,對嗎?特別是愛看臉書的人,看到同學或好友分享升遷、結婚、交男女朋友、吃美食、買車買房、旅遊的貼文,不免會跟自己的現況作比較。密西根大學和比利時魯汶大學的學者的研究在《經濟學人》報導說,「臉書憂鬱症」是存在的;當人們使用臉書的時間越長,對人生就會越來越不滿足;使用臉書不但沒有增加幸福感,反而還摧毀我們的幸福感。美國作家比爾斯說︰「災難有兩種,一個是自己受苦,另一個是看到別人享福。」在這將臨期的修德之路上,讓我們學習為他人喜樂,看到他們的好運,學習開口讚美主;看到他們受苦,也讓我們與他們一起傷心,真心為他們祈禱。人每天不會越年輕,而是會老化,願歲月的流逝帶給我們內心的智慧、同理他人的慈悲、能寬恕自己的大器。讓我們學習與開心的人一起歡樂,與受苦的一同哭泣。讓我們願意讓自己變成「人」,變成彼此的弟兄或姊妹,就如耶穌降生成人就是要成為人類的一份子。 種下種子 你會嫉妒別人的福氣嗎? 全心祈禱 主耶穌,教我服侍且不計算代價,教我愛且不關心自己是否領受到愛,只要祢的旨意成行,那就夠了。阿們。 2015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