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23日(三)聖若望‧甘迪司鐸 路加福音一57-66 依撒伯爾滿了產期,就生了一個兒子。 她的鄰居和親戚聽說上主向她大施仁慈,都和她一同歡樂。 到了第八天,人們來給這孩子行割損禮,並願意照他父親的名字叫他匝加利亞。 他的母親說:「不,要叫他若翰。」 他們就向她說:「在妳親族中沒有叫這個名字的。」 他們便給祂的父親打手勢,看願意叫他什麼。 他要了一塊小板,寫道:「若翰是他的名字。」眾人都驚訝起來。 匝加利亞的口和舌頭立時開了,遂開口讚美天主。 於是,所有的鄰居都滿懷怕情;這一切事就傳遍了全猶大山區, 凡聽見的人都將這事存在心中,說:「這孩子將成為什麼人物啊?」因為上主的手與他同在。 釋經小幫手 「這孩子將成為什麼人物啊?」鄰居們看到小嬰兒洗者若翰,就這樣感嘆地說。他們把小若翰看成是種子,期待他長大,期待看到天主的手將會塑造出怎麼樣的一個人。現在,很多人看小朋友,看到的是什麼呢?很吵、很麻煩、不想生小孩,太貴了…在世俗的觀點之下,小孩子變成了負擔。那些有小朋友的父母,也把小孩看成是實現他們夢想的一個工具︰爸媽小時候沒有好好念書,現在要讓小孩子天天補習,讓他考上台大。爸媽小時候環境很苦,現在拼命給小朋友好東西,結果就寵壞了孩子。或許今天的福音可以教導我們用不同的眼光看他們,用敬畏的心,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奧祕︰「這孩子將成為什麼人物啊?」每一個小朋友,每一個人,都是天主賜給這世界的祝福和禮物。其實,你的孩子不屬於你,是天父暫時借給你的一份禮物,而天父已有對他/她有所安排了。與其給小朋友各種物質的享受,不如給他們信德;主日天,自己要早起,帶他們去參加主日學、參加彌撒。教導他們愛主愛人,而不是教他們只關心成績,為了去補習而放棄彌撒。為父母,你是否問過天主,祂給你的小朋友的使命是什麼呢?因為依撒伯爾和匝加利亞的堅持,小若翰學會了聆聽天主,尋找自己的使命。讓他們找到天主,因為你永遠不能陪在他們身邊,但一旦他們有了天主,就會自己找到他們人生該走的路。 種下種子 小朋友相信你說的每一句話。你怎麼跟他們說話呢? 全心祈禱 主耶穌,請祝福所有照顧小朋友的人,讓他們能好好地培養小種子長大結果。阿們。 2015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。
Daily Archives: 2015 年 12 月 22 日
開口讚美
12月22日(二)將臨期九日敬禮 路加福音一46-56 瑪利亞遂說: 「我的靈魂頌揚上主, 我的心神歡躍於天主, 我的救主, 因為祂垂顧了祂婢女的卑微, 今後萬世萬代都要稱我有福; 因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,祂的名字是聖的,祂的仁慈世世代代於無窮世,賜與敬畏祂的人。 祂伸出了手臂施展大能,驅散那些心高氣傲的人。 祂從高座上推下權勢者,卻舉揚了卑微貧困的人。 祂曾使飢餓者飽饗美物,反使那富有者空手而去。 祂曾回憶起自己的仁慈,扶助了祂的僕人以色列, 正如祂向我們的祖先所說過的恩許,施恩於亞巴郎和他的子孫,直到永遠。」 瑪利亞同依撒伯爾住了三個月左右,就回本家去了。 釋經小幫手 十八世紀的俄羅斯帝國女皇凱薩琳大帝說︰「我喜歡大聲讚美別人、高調地讚賞,卻要低調地譴責做錯的人們。」讚美、感謝要大聲說出來,在公開場合說,讓大家知道對方的優點;缺點卻是要溫和地、一對一的對他說,免得他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來。一般人卻捨不得讚美別人。為什麼呢?怕對方變得太自我?怕自己比不上他?其實,一個不會讚美的人就顯示出他一方面沒有自信,另一方面很自我,看不到別人的優點。阿里巴巴主席馬雲說:「西方人的智慧,總是看到別人看不到的。中國人的智慧,看到當做沒看到」。在今日的地球村世界,不如同時學習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,而看見的時候,就不吝於開口讚美。不要當又瞎又啞的人。其實,少看別人的缺點,多看他們的優點會助於你和天主的關係;因為當你學會看到你身邊人的長處,對看不見的天主也會比較敏銳。今天,福音中的聖母教導我們要慷慨開口,在公共場所的時候,讚美天主。不要只在自己的心中默默地感謝祂,而是要在別人面前說天主的好話。再過三天,我們就要慶祝聖誕節,慶祝天主為了拯救我們,所做的奇妙大事。躺在馬槽的小耶穌會讓我們感覺到很溫馨、很自在,因為祂帶著天使般的溫和,愛著我們;不看我們人類的許多缺點和罪惡,只看我們都是值得祂來愛,值得祂來服務。 種下種子 你今天開口讚美了嗎? 全心祈禱 小耶穌,我可以給祢什麼生日禮物呢?讓我學習祢母親的溫和與甜蜜的說話方式,學會讚美,學會感謝。阿們。 2015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