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5.19 (四) 天主的用意

宗徒大事錄十五7-21 聆聽聖言 那時候,宗徒和長老辯論多時之後,伯多祿起來向他們說:「諸位仁人弟兄!你們深知,多時以前,天主就在你們中選定了,要藉我的口,為叫外邦人聽福音的道理而信從。洞察人心的天主,已為他們作了證,因為賜給了他們聖神,如同賜給了我們一樣;在我們和他們中間沒有作任何區別,因祂以信德淨化了他們的心。既然如此,現今你們為什麼試探天主,在門徒的頸項上,放上連我們的祖先和我們自己都不能負荷的軛呢?但是,我們信我們得救,是藉著主耶穌的恩寵,正和他們一樣。」於是眾人都緘默不語,靜聽巴爾納伯和保祿述說天主藉著他們在外邦人中,行了怎樣大的徵兆與奇蹟。大家都不出聲之後,雅各伯接著說:「諸位仁人弟兄,請聽我說!西滿述說了天主當初怎樣關心外邦人,由他們中選拔一個百姓,屬於自己名下;先知的話也正與此相合,如經上記載:『以後我要回來,重建達味已傾倒的居所;已坍塌了的,要把它重建而豎立起來,為的是其餘的人,即一切以我的名得名的民族,要尋求上主:這是很久以前,公佈這事的主說的。』因此,按我的意見,不要再加給由外邦歸依天主的人煩難,只要函告他們戒避偶像的玷污和奸淫,戒食窒死之物和血。因為自古以來,在各城內都有宣講梅瑟的人,每安息日在會堂中誦讀他的書。」 釋經小幫手 對於新的事情,我們多時會有所保留。外邦人的習俗和猶太人不一樣,他們能不能從自己的習俗中活出基督徒的生活,卻不偏離信仰的核心?因此,關於外邦人基督徒是否需要接受割損,初期教會團體認真的進行分辨。也許,來自猶太背景的宗徒和長老也不敢輕易免除受割損的條件,因為在他們自己的信仰經驗中,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。然而,經文中我們看到身為宗徒之首的伯多祿站起來,為外邦人基督徒辯護,他說:「洞察人心的天主,已為他們作了證,因為賜給了他們聖神,如同賜給了我們一樣;在我們和他們中間沒有作任何區別,因祂以信德淨化了他們的心。」他將大家的焦點從人的考量、感受、想法和意見,拉回到天主的用意。天主願意白白的賜給外邦人聖神,願意賜給他們信德的恩寵,願意他們因為相信而被進化,生命有了改變。如果這些外邦人不需要接受割損已經被天主悅納了,那麽人又有什麽資格對他們做出這樣的要求呢?經文中,我們看到衆人聽了伯多祿的話就緘默不語,因為他們突然被點醒,意識到所有的爭辯,如果沒有以天主的用意為中心,都是沒有意義的噪音。讓我們今天也向初期教會學習,當意識到自己的言辭中少了天主,便可以馬上放下身段,再次學習聆聽。結果,因為宗徒的態度開放了,接下來的分辨就有更完整、更完美的結果。 品嚐聖言 於是眾人都緘默不語,靜聽巴爾納伯和保祿述說天主行的徵兆與奇蹟。 活出聖言 在與別人有不同意見時,有意識的問天主祂的用意是什麼? 全心祈禱 主聖神,生命中有好多選擇和考量,求祢讓我常常和天主的用意連結。 歡迎收聽語音檔,讓愛的聖言傳遍世界各地! ©2022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