瑪竇福音十五21-28 聆聽聖言 那時候,耶穌退往提洛和漆冬一帶去。看,有一個客納罕婦人,從那地方出來喊說:「主,達味之子,可憐我罷!我的女兒被魔糾纏的好苦啊!」 耶穌卻一句話也不回答她。祂的門徒就上前求祂說:「打發她走罷!因為她在我們後面不停地喊叫。」 耶穌回答說: 「我被派遣,只是為了以色列家失迷的羊。」 那婦人卻前來叩拜祂說:「主,援助我罷!」 耶穌回答說:「拿兒女的餅扔給小狗,是不對的。」 但她說:「是啊!主,可是小狗也吃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屑。」 耶穌回答她說:「啊!婦人,妳的信德真大,就如妳所願望的,給妳成就罷!」 從那時刻起,她的女兒就痊愈了。 釋經小幫手 你容易被別人影響嗎?即便你的想法和意見是正確的,你是否經常因爲別人的想法或社會的壓力而改變自己的想法呢?你是否有想過自己爲什麽會選擇去配合他人呢?是爲了能更融入團體、被人接受嗎?或是爲了減少衝突、尋求和平嗎?當你一而再地這樣做時,你是否感覺漸漸失去自己呢?在今天的經文中,耶穌和客納罕婦人相遇,也面臨是否應該改變自己想法的決定。耶穌一開始的原則是——祂被派遣只是爲了拯救以色列家迷失的羊,但客納罕婦人卻不停喊叫,祈求耶穌治癒她的女兒。她吵吵鬧鬧,讓耶穌及門徒沒有平安,因此,門徒們也不耐煩地請耶穌打發她走。再加上很多旁觀者在等著看好戲,耶穌到底會怎麽做呢?這時候的耶穌可以屈服於門徒的要求,打發婦人走;或者祂可以因爲要在衆人的眼裏保留良好的形象而醫治婦女;或者固執的不回應、或躲避不處理。然而祂卻沒有這麽做。經文中,耶穌雖然有自己的原則,但祂願意聆聽婦女的話和理由。在當下,耶穌讓婦女的話碰觸祂的心,在心中和天主一起分辨,讓聖神引導祂去分辨天主當下的旨意。結果,我們看到耶穌改變了自己的原則,但不是因爲被逼迫,或因爲祂善變,或要討好他人,而是因爲透過與客納罕婦女的互動,祂對自己使命範圍的理解擴張了。希望我們的改變也是如此積極和正向的。 品嚐聖言 默想在需要面臨改變時,耶穌如何與聖神對話,尋找天父更大的旨意。 活出聖言 在固執和容易向別人妥協間尋找什麽才是天主的旨意,愛自己也愛人。 全心祈禱 耶穌,謝謝祢以祢的榜樣帶領我們發掘並活出生命中更基本的價值觀。 歡迎收聽語音檔,讓愛的聖言傳遍世界各地! ©2022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