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福音反省 7月5日(五)創廿三1-4,19;24:1-8,62-67 ( 請用平靜的心祈禱 , 不急, 不忙, 給天主一點點時間) 耶穌從那裏前行,看見一個人在稅關那裏坐著,名叫瑪竇,對他說:「跟隨我!」 他就起來跟隨了耶穌。 當耶穌在屋裏坐席時,有許多稅吏和罪人也來同耶穌和衪的門徒一起坐席。 法利賽人看見,就對衪的門徒說:「你們的老師為什麼同稅吏和罪人一起進食呢?」 耶穌聽見了,就說:「不是健康的人需要醫生,而是有病的人。 你們去研究一下:『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』是什麼意思;我不是來召義人,而是來召罪人。 」 釋經小幫手 在猶太民眾的眼中,瑪竇是背叛民族的大壞人,因為他幫羅馬人用納稅的方法壓制自己人。然而,耶穌竟選擇了他作為十二宗徒之一。這十二位不但被召喚跟隨主耶穌,也有象徵性的意義,即代表新以色列的十二支派,代表天主完美的選民。很明顯的,一般猶太民眾所看不起的,耶穌卻認為他有資格做天國的支柱之一。或許主耶穌今日也邀請我們把敵人轉為朋友。這就是主耶穌在今日福音中的做法︰把仇人瑪竇轉變為朋友和門徒。我們今日的仇敵是誰呢?或許是我們推開的人們,希望他離我遠一點;或許是在思想或作為中與我們不同的人;或許是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;或許是我們輕視的人。無論如何,他們就是我們的「瑪竇」,也很可能我們也是他們的「瑪竇」,即仇敵。福音的好消息,就是要把「瑪竇」-這破壞制度和和平的人-改變為教會、家庭、社會可靠的基礎;把一個自私自利的人轉化成為他人付出的僕人。其實,當我們看看自己的生活,我們都曾經是「瑪竇」。但由於主耶穌對我們的仁慈和寬恕,我們才有今天,才能稱自己為門徒。耶穌的仁慈,也是我們對待別人的模表和力量。祂在十字架上伸出了雙手,向離祂最遠的人們伸出和好之手。讓我們也效法祂,願意開啟仁慈的心,願意被傷害,願意包容,都是為了使敵人變成朋友,變成耶穌的門徒。 種下種子 誰是你的「瑪竇」(仇敵)呢?耶穌邀請你為他做什麼? 全心祈禱 主耶穌,請幫助我用仁愛對待最需要的人。阿們。
Daily Archives: 2013 年 07 月 04 日
寬恕
每日福音反省 7月4日(四)聖麗莎 創廿二1-19 ( 請用平靜的心祈禱 , 不急, 不忙, 給天主一點點時間) 耶穌上船過海,來到了自己的城。 看,有人給衪送來一個躺在床上的癱子,耶穌一見他們的信心,就對癱子說:「孩子,你放心,你的罪赦了。」 經師中有幾個人心裏說:「這人說了褻瀆的話。」 耶穌看透他們的心意說:「你們為什麼心裏思念惡事呢?什麼比較容易呢?是說:你的罪赦了,或是說:起來行走吧! 為叫你們知道,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──就對癱子說:起來,拿起你的床,回家去吧!」那人就起來,回家去了。 群眾見了,就都害怕起來,遂歸光榮於天主,因衪賜給了人們這樣大的權柄。 教宗方濟各說︰「許多人抱怨教會不夠好…但我們要自問︰你我做了些什麼讓教會顯得更神聖,讓他人在教會裡受到歡迎?我們是否成了他人的監督者,忘記了我們其實要做的是︰使人信仰成長的弟兄姊妹?…教會就是天主子民的大家庭,她的成員同時也有人性的軟弱,也有罪過,連教宗也有許多缺點。但奇妙的是當我們意識到我們是罪人時,就能找到天主的仁慈。天主常常會寬恕。別忘記,天主常常寬恕。」主耶穌在今日的福音中,就是強調天主的寬恕。嚴格來說,只有天主能赦罪,人不能參與這神聖的活動。但耶穌在世時,不斷地寬恕人,到最後,還在十字架上伸出寬恕之手。祂也邀請祂的門徒參與寬恕的活動。在耶穌教導我們的〈天主經〉之祈禱文中,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寬恕他人的罪過。不但如此,耶穌也喜歡我們堅信祂的仁慈;在今日的福音中,那躺在床上的癱子並沒有請求耶穌原諒他,但耶穌看見朋友們的信心,即赦免了癱子的罪。這些朋友們看到癱瘓的需要,認識癱瘓的缺陷與被動,但更加重要的是,他們看到耶穌對癱瘓的仁慈。其實,我們也能成為寬恕的橋樑,幫助他人體會到耶穌的寬恕。從天上來的寬恕並不是抽象的,你我就是可見的橋樑,就是和好的使者。主耶穌已寬恕了我們,而如今,我們也把這份珍貴的禮物提供給他人。 種下種子 你最不能原諒他人什麼呢?不妨請求主的寬恕和醫治。 全心祈禱 主耶穌,請潔淨我的心,讓我學習寬恕的精神。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