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倍果實

每日福音反省 7月24日(三)聖撒柏.麥祿福司鐸   出十六1-5,9-15 ( 請用平靜的心祈禱 , 不急, 不忙, 給天主一點點時間) 在那一天,耶穌從家裏出來,坐在海邊上, 有許多群眾集合到衪跟前,衪只得上船坐下,群眾都站在岸上。 衪就用比喻給他們講論了許多事,說: 「看,有個撒種的出去撒種; 他撒種的時候,有的落在路旁,飛鳥來把它吃了。 有的落在石頭地裏,那裏沒有多少土壤,因為所有的土壤不深,即刻發了芽; 但太陽一出來,就被曬焦;又因為沒有根,就枯乾了。 有的落在荊棘中,荊棘長起來,便把它們窒息了。 有的落在好地裏,就結了實:有一百倍的,有六十倍的,有三十倍的。 有耳的,聽吧! 」 釋經小幫手 若是在聆聽耶穌的群眾中,有做過農業的人,他們一定會覺得耶穌不會農業。因為當時的農夫很珍惜種子,不會亂灑在地上,導致四分之三的種子都浪費掉了。當農夫終於聽到有些落在好地裡,他們一定鬆了一口氣。耶穌要傳達什麼訊息呢?首先,就看撒種的那人,他算是亂撒種子嗎?從耶穌的觀點來看,這位撒種的人知道自己的土壤就是不完美,且還要浪費珍貴的種子在撒在它們中。比喻中的撒種子的是天主,種子是聖言,是耶穌基督,而土壤或許是每個人的心。天主從起初就在不同地方、文化中撒下祂的話,希望人人都能得救、升天。有些人回應了,例如孔子、孟子等的偉人、有些則沒在史上被記錄的善人;他們都是好土壤,結出了三十倍果實。不幸地,大部份的人類卻沈迷於肉慾、錢財、權力等的享受;有的沒有勇氣讓種子扎根,有些寧願選擇做惡。我們還能說,撒種者在浪費種子嗎?還是說祂渴望人人得救?在聖言降生成人後,我們有福氣認識到真理、道路及生命,也得到種種的恩寵,使我們堆滿石頭或荊棘的生活能改過自新,成為好土壤。若孔、孟在不認識主耶穌,能靠人自然的善,而結出果三十倍(一般只會結六倍,所以三十倍可算是上等的收穫),那我們認識主耶穌的人,得到恩寵的人,不就能結六十或一百倍嗎?讓我們回應天主的慷慨,用最大的愛來報答祂,這樣自然而然就會為祂結百倍的果實。 種下種子 為報答天主對人類的慷慨,你是否能慷慨對待他人? 全心祈禱 天主,祢無時無刻地在我們世界上撒下種子,但願我能積極地與祢合作,讓社會結滿聖言的果實。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