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座城市

每日福音反省 7月16日(二)加美樂山聖母  出二1-15 ( 請用平靜的心祈禱 , 不急, 不忙, 給天主一點點時間) 那時,耶穌就開始譴責那曾看過衪許多異能的城邑,因為她們沒有悔改: 「苛辣匝因,你是有禍的! 貝特賽達,你是有禍的!因為在你們那裏所行的異能,如果行在提洛和漆冬,她們早己身披苦衣,頭上撒灰做補贖了。 但是我給你們說:在審判的日子,提洛和漆冬所受的懲罰也要比你們的容易忍受。 還有你,葛法翁!莫非你要被高舉到天上嗎? 將來你必降到陰府裏;因為在你那裏所行的異能,如果行在索多瑪,她必會存留到今天。 但是我給你們說:在審判的日子,索多瑪地所受的懲罰也要比你們容易忍受。 釋經小幫手 苛辣匝因、貝特賽達和葛法翁,這三座猶太人的城市,是耶穌在加里肋亞時,常去的地方。耶穌譴責這三座城市,因為住在那裡的人們曾看過許多耶穌行的奇蹟,然而他們並沒有悔改,反而把祂的話當耳邊風。這三座城市的人對耶穌不陌生︰當耶穌被自己村莊的人(納匝肋人)趕出城外時,祂投靠葛法翁,也因此在那裡行了很多奇蹟(參路四30-41)。貝特賽達是宗徒們︰聖伯多錄、聖安德肋和聖斐理伯的故鄉(參若一44),而且耶穌曾在那裡醫治盲人(參谷八22-25),施贈五餅二魚的奇蹟 (參路九10-17)。即便看到耶穌的奇蹟,即便聽到耶穌的話,這三座城的人仍然毫不改變,繼續過自己的生活。福音中,耶穌提到提洛和漆冬,這是屬於外邦人的地方。對猶太人來說,外邦人沒有得到天主的恩待,即不能得救。但耶穌卻認為提洛和漆冬的人比較有信德,比較願意悔改。這福音對今日的我們有任何意義嗎?身為基督徒的我們,我們要提防自己,免得成為像苛辣匝因、貝特賽達和葛法翁一樣。我們都聽了耶穌的話、參與聖事、在人眼前是好人,但是我們的心腸是否願意悔改、願意包容、寬恕,是否是真實的門徒?耶穌喜歡的是跟隨祂腳步的門徒,也就是心謙柔和的和平締造者,傳播「愛」與「寬恕」的僕人。讓我們常檢討自己的思言行為,讓所聽到的福音能改變我們,裝備我們。 種下種子 我最後一次悔改是什麼時候呢? 全心祈禱 主,讓我的感動化為行動,因悔改而成全愛德。阿們。

真理的兩面

每日福音反省 7月15日(一)聖文德   出一8-14,22 ( 請用平靜的心祈禱 , 不急, 不忙, 給天主一點點時間) (1)耶穌說︰ 「你們不要以為我來,是為把平安帶到地上;我來不是為帶平安,而是帶刀劍, 因為我來,是為叫人脫離自己的父親,女兒脫離自己的母親,兒媳脫離自己的婆母; 所以,人的仇敵,就是自己的家人。 誰愛父親或母親超過我,不配是我的;誰愛兒子或女兒超過我,不配是我的。 誰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,不配是我的。 誰獲得自己的性命,必要喪失性命;誰為我的緣故,喪失了自己的性命,必要獲得性命。 (2)誰接納你們,就是接納我;誰接納我,就是接納那派遣我來的。 誰接納一位先知,因他是先知,將領受先知的賞報;誰接納一位義人,因他是義人,將領受義人的賞報。 誰若只給這些小子中的一個,一杯涼水喝,因他是門徒,我實在告訴你們,他決失不了他的賞報。」 耶穌囑咐完了衪的十二門徒,就從那裏走了, 為在他們的城裡施教宣講。 釋經小幫手 現在一般人都喜歡只用正面思考的方式。處在正面的狀態,並不只是滿足與健康的反映而已,實際上也可以創造出滿足感與成就感。不再以壓抑或錯誤作為中心思考點,但去注意到自己能夠連結到正確之事、情緒等。只喜歡用正面思考的人可能對耶穌今日的話感到莫名其妙,因為整個(1)部份的話語可說是用負面的焦點去思考。然而,對心靈健全的人,他同時可以用正面和負面的思考方式去平衡事實。一方面,正面思考讓我們看到可能性,但另一方面,這樣的思考容易導致一種非真實的卓越感,容易讓人處在幻想中。耶穌用負面的說話方式,讓我們看到底限在哪裡,看到做祂門徒的一些現實挑戰︰最親的人也可能是最大的敵人、不愛耶穌在萬有之上就配不上祂、背十字架的必要、喪失性命或形象的必要等。人生的選擇總是有好有壞,面臨的事情也有好壞兩面;若只願意看好,不防壞的發生,那就很容易就失去毅力;若只看壞的一面,不把好的納入思考,那就容易憂慮。耶穌同時把辛苦的一面(1),和幸福的一面(2)都拿出來給門徒看,讓我們真實地跟隨祂,同時用毅力,也同時開放於恩寵。而這恩寵就是做門徒的人就是成為了耶穌的代表︰「誰接納你們,就是接納我」;我們將有賞報,連那些善待我們的人,即使是給一杯水喝也會得到報酬。讓我們學習主耶穌的思考方式,善用正面與負面的角度來平衡自己,如同人用左手與右手一樣。 種下種子 主耶穌今日對你的邀請是什麼呢? 全心祈禱 無論是平安或是苦處,我都不害怕因為祢同我一起。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