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獻

2月2日(一)聖母奉獻耶穌於聖殿   路加福音二22-40 按梅瑟的法律,一滿了他們取潔的日期,他們便帶孩子上耶路撒冷去獻給上主,就如上主的法律上所記載的:『凡開胎首生的男性,應祝聖於上主。』 並該照上主法律上所吩咐的,獻上祭物:一對斑鳩或兩隻鶵鴿。 那時,在耶路撒冷有一個人,名叫西默盎。這人正義虔誠,期待以色列的安慰,而且聖神也在他身上。他曾蒙聖神啟示:自己在未看見上主的受傅者以前,決見不到死亡。 他因聖神的感動,進了聖殿;那時,抱著嬰孩耶穌的父母正進來,要按著法律的慣例為祂行禮。西默盎就雙臂接過祂來,讚美天主說:「主啊! 現在可照你的話,放你的僕人平安去了!因為我親眼看見了你的救援,即你在萬民之前早準備好的:為作啟示異邦的光明,你百姓以色列的榮耀。」 他的父親和母親就驚異他關於耶穌所說的這些話。西默盎祝福了他們,又向祂的母親瑪利亞說:「看,這孩子已被立定,為使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和復起,並成為反對的記號── 至於妳,要有一把利劍刺透妳的心靈──為叫許多人心中的思念顯露出來。」 又有一位女先知亞納,是阿協爾支派法奴耳的女兒,已上了年紀。她出閣後,與丈夫同居了七年,以後就守寡,直到八十四歲。她齋戒祈禱,晝夜事奉天主,總不離開聖殿。 正在那時刻,她也前來稱謝天主,並向一切希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,講論這孩子。 他們按著上主的法律,行完了一切,便返回了加里肋亞,他們的本城納匝肋。 孩子漸漸長大而強壯,充滿智慧,天主的恩寵常在祂身上。 釋經小幫手 路加福音記載了古老的以色列傳統︰一為產後婦女的取潔儀式;另外一個是獻長子給天主的儀式。聖母守完33天的潔血期後就要獻禮給天主,有經濟能力的就獻上一頭羔羊,財力不足的就奉獻兩隻斑鳩或兩隻鶵鴿(參肋十二1-8)。聖母獻上的是窮人的禮物。對於獻長子的儀式,就是代表天主在人身上有絕對的主宰權;獻長子等於是獻上整個家族(參出卅四19)。今天,教會慶祝「獻耶穌於聖殿」。耶穌不僅是瑪利亞的長子,也更是「教會的頭」,是「受造物的首生者…死者中的首生者」(參哥一15,18),是復活人類的初果。因此,「獻耶穌於聖殿」也是把整個教會奉獻給天主,把你和我奉獻給天主。這也提醒我們,基督徒活著不只是為自己而活,而是為天主而活,是為愛而活。很多時候,基督徒會忘記把自己奉獻給主,所以聖神特別召選一些男女過「奉獻生活」,做修士和修女,為了不斷地喚醒教會,讓基督徒記得自己的使命。會士們宣發聖願為了讓自己更能掏空自己,在每一件事上為主基督而活,最後,就會成為像主耶穌一樣,一個身心靈屬於天父的人。教宗方濟各訂2014/11/30至2016/2/2為奉獻生活年,讓我們多多為奉獻生活者祈禱,讓每一位男女老少的修士和修女在這社會裡不停給人點亮燈光,用福音的喜樂指出走往天父的小路。 種下種子 今日為奉獻生活日,是否能為你認識的奉獻生活者祈禱呢? 全心祈禱 主耶穌,為了愛祢降生成人,使我們看見人要怎麼生活才是天主喜歡的奉獻。請幫助我們常為祢而生活。阿們。 © 2015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。歡迎使用,但請表明文章來源。